牙科路障-見習牙醫學生筆記

啊~一覺起來變成Clerk了 (´゚д゚`)

JustinLian_foto
39 min readAug 8, 2021

當初進醫院時誠惶誠恐,不大清楚見習”牙”醫學生到底該做什麼、或怎麼準備,也沒有看到明確的生存攻略survival guidance,所以決定來寫這一篇,貢獻己力。

另一方面則是看到朋友的朋友做的這個簡報,幽默風趣、令人望之興嘆,於是起而效尤(x

按照裡面的角色對應,我的腳色大約是「60%坦+20%輸出+20%補師」。
先說明一下我的角色定位,或許會有助於增加這篇的參考值。
(BTW本人是身高175、BMI快要可以免役的壯漢)

因為自尊心極強的緣故,我下意識的不喜歡「被電」,
也幸好這幾年下來一直有在做創意思考的練習,
所以給出意想不到、聽起來合理但第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覆的問題/答案,
我自認還蠻擅長的,例如:

(收器械時要小心針扎)
「既然醫護被別人的血感染很危險,為什麼不能請患者自己收針頭呢?」

(討論矯正案例)
師:「這個患者上下唇都protrusive to E-line,但他skeletal class II的下顎還能後退嗎?」
我:「可以送去隆鼻啊」

不過坦當久了,有時候認真問一個問題,都不會被太認真看待xd

輸出的話,大概有念見習共筆都可以擋個7~8成,
不過礙於本人超級不愛念共筆,這部分都交給組員們攤(感謝組員~)。
我的20%輸出就是集中在課本有提到的部分、而且我有讀到的部分。

補師則是看狀況,
若是剛好遇到我有讀過的章節、或是我有興趣的題目,
我搞懂之後都會盡量給組員一個brief或hint,
但也因為我是偏向思考型的學習,所以我通常補充的是"思路"、"邏輯",
而不會是很實質、很條列的原則們。

見習就像打遊戲,每一次進站就是接了新的任務,要去找(眼神死的)NPC(住院醫師)接任務(Requirement),當然會希望自己在破關(run某站)時美技連發(被問都能回答、學到想學的),但不要忘了,不管姿勢美醜,基本原則就是requirement要集滿。

牙醫系歷來都有製作見習共筆,為了進入狀況,我都會看一下各科requirement與醫師個論,摸一下底細。而更後面的內容多是歷來teaching所累積,優劣參半,有時候都能順利涵蓋到臨床看到的、被問的內容,有時候則是和臨床差異很大。

所以我會建議requirement和醫師個論一定要看,後面的教學內容,如果沒什麼時間就看吧,沒有更好的讀物了;如果有多一些時間就回去翻當時的共筆;有更多的時間當然就是回去翻課本啦~

本篇大綱

一、通則

  1. 課金買裝備
  2. 通用知識們

二、分科各論

  1. 臨床重點
  2. 補足學用落差
  3. 建議用書

1.1 課金買裝備

基本款裝備

1.1.1 衣著

上衣
男生上衣要有領,不知道為什麼本班男生都去NET買,所以撞衫機率不低。

甚至一不小心就和主治撞衫喔

褲子
建議口袋挑大一點的比較方便,好塞東西;不用到西裝褲如此正式,一般的休閒褲就很OK了。(但也不要牛仔褲那麼誇張)

皮鞋
建議捏一點買氣墊底,以前只要站4~5個早上,這學年度改制後,週五要站一整天(上午+下午診),站到我都懷疑是不是要穿絲襪防止腿部靜脈曲張。
很便宜的皮鞋大底若有似無,超級不推。
(只有少數幾個科別有機會坐下來跟診,例如:口外門診當助手跟刀、牙髓復Endo要做很久的時候)

證件套
舒適的證件套給人美好的心情,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xd
我找了我的愛店Wotancraft訂了一個手作牛皮證件套,戴起來架勢十足。

從官網抓的,沒辦法我沒那麼帥QQ

進醫院時,臨教部會發一個透明證件套+夾子(識別證扣),雖然看起來是可以伸縮的設計,但實際上不能伸縮。

據某科主任說,這樣的設計是防止拉扯、也防止證件套晃來晃去造成汙染,是評鑑的重點。(語畢拉起旁邊同學的證件套示範xd)

示意圖,非當事人

就算不想使用蔽院自家產品,也請好好保存不要丟掉。

見習結束,無論是否留本院,都要還整套「識別證+識別證套&扣」,不然就要賠償,識別證200、識別證套+扣25。

重點是臨教部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不能單單把繳完錢的收據交回去,一定要去出納付錢→拿到重辦的識別證、識別證套→再交回去。

網路抓圖,非當事識別證套

1.1.2 原子筆

網路上都會建議帶多色筆,連我的導師給我們的白袍禮物都是多色筆。但依我個人做筆記的習慣,用到多色筆的機會不大。 (而且多色筆都很難寫…)

我口袋裡放黑色、紅色、藍色筆各一隻,使用率大概0、10、90%,其中10%紅色筆都集中在牙周病科,要幫忙紀錄charting時才會用到。當然這和個人整理筆記的方式不同xd

BTW,要把筆當作消耗品,因為在醫院筆借來借去(幹來幹去)的,不見是家常便飯。沒必要買貴鬆鬆的uni、無印良品,大家已經不是喜歡炫砲的高中生了,

好寫+便宜是唯一要件。

我自己是用O.B. #200A的原子筆,一隻10元不到,丟了也不心疼,直接買一盒50支在家,丟了就再拿。(200A比較濕、100A很乾…)

1.1.3 筆記本

就是個能隨手寫點東西防止忘記的工具。

因為個人習慣,我不大會紀錄太詳細的東西,詳細的筆記都寫在書上、或是其他更有邏輯的地方。這邊就是像個備忘錄一樣暫存&亂寫,原則就是便宜、可以放進口袋裡就好。有人說要硬殼比較好寫,但我覺得沒差,我手掌大。(我的OO也很大,i mean口袋)

1.1.4 防水整理袋

有些科(牙周、矯正、口病)Requirement的簽核依然是紙本,偏偏牙科水最多,常常背後靠的就是水槽、水槽邊可能還是濕的、放著剛印好的Alginate impression。此時防水整理袋就能派上用場。

我找的是能塞在男生後面口袋的大小,方便拿取。
(隔離衣是從前面套的、不好拿左右口袋的東西)

因為夠大,也被我拿來當見習資料的模組,只要去見習,有這個小pack肯定不會漏了什麼。

對女生褲子口袋較小、或沒有口袋、或塞太多東西很奇怪的,我們組上的女生是在買小側包背在身上,因為疫情的關係,藍藍的隔離衣罩著其實看起來不會太奇怪。(但也因此有人穿了一學期的T-shirt好像都沒被抓包)

選配
1.1.5小麻

這是問醫科朋友得來的建議xd

有時候翻患者病歷都會看到奇奇怪怪的疾病,毫無頭緒時總想有東西翻翻。
醫科朋友說小麻是個好選擇。

但實際買了帶了一年,用到的機會真的不大。

小麻偏內科系,且邏輯是PE檢查→DX診斷→Treatment處置,對牙科見習生而言,我們(或是只有我)更想知道的是這個患者已經被診斷的疾病,背後的Pathophysiology、Nature,並思考可能的交互作用,對我處置的影響。所以其實有一定的落差。

若真的要買來讀的話,醫學的東西肯定是越新越好,英文最新是7版,中文最新則是5版,英文單字不會太難,大多是念大病理、生理的時候就看過的東西,所以可以直上七版挑戰一下。

再者中文版因為版面的關係較寬,是無法塞進口袋的。
小麻則不愧其"Pocket Notebook'之名,是真的能塞進口袋的。

1.1.6 臨床藥理精要

好書一本,尤其是在口腔外科、家醫科、口腔病理科等患者用藥較複雜的科別可以派上用場。缺點就是較大本(約略A5),很難塞在口袋裡。

1.1.7 電子資源們

這是個很tricky的事情。

電子資源絕對是好東西,但是在診間跟診的時候實在不適合拿手機出來滑太久,趁著看病歷的時候,看到不懂的右鍵Google搜尋算是極限了。

(想必大家肯定對於【篤實 關懷 倫理 卓越】這個標語很熟悉xd)

取自:住院醫師厭世專線Facebook

我自己手機裝的電子資源有這幾個,相較之下這些資料庫的可信度都比Google來得要好。

UpToDate、Dynamed
實證醫學懶人包,有人幫你整理得好好的,可惜牙科資料較少。

Micromedex DrugRef:推~
臨床藥典,不論是要看分子式、藥物動力學、給藥劑量時間通通通都有

Micromedex DrugInt:推~
查藥物交互作用用的,例如化療患者使用的methotrexate(MTX)就不能和我們常用的抗生素Amoxicillin併用。

Micromedex的好處是資料庫可離線,所以在院內訊號不好的地方依然可以使用。

1.2 通用知識們

1.2.1 Case Report

幾乎每一科都會有Case Report,一開始我覺得Case Report就是說個故事,而且還不是自己的故事,總覺得有點無聊,而且要怎麼說好是個大問題。

我不喜歡純粹靠展現「認真」來獲得認同,我喜歡展現「聰明」xd

後來發現,其實Case Report就是個類似TBL的臨床測驗,
把患者的Data、主訴、資料給你,「你會你出什麼樣的治療計劃?」的模擬練習/紙上談兵。

我會認為可以練習的重點有幾個:報告整理、引用、長遠的預期。

報告整理

學術報告和外面花言巧語的商用報告是有差異的,Steve Jobs那套簡報學在醫學領域沒有用;很多人也提倡區分文本(Document)與報告(Presentation),但這在醫學領域沒用,我們習慣把報告當文本。(習慣是種可怕的產物…)

其實我們不追求太花俏的版面、太好看的插圖,一切要回歸「怎麼簡明的呈現內容?」。我個人推薦成大林醫師的簡報模板,內容簡潔、配色大氣,十分的實用。

我個人會再把字級拉大,看起來會比較豐滿、也比較好看,文字頁Title可能用到36、內文28左右。此外,我也會用裡面的色票為文字標註重點,或利用「底色」、「外框」的功能再設計另一種版面出來做為區分。

左:正常病歷紀載;中:檢查報告;右:說明、補充

版面的區分是一種整理方式,一定要整理到報告這自己都覺得層次井然,這個報告才是足夠精簡、有足夠乾淨的架構傳遞訊息給別人。

該從哪裡出發呢?
我個人建議是Outline,能把Outline好好的、有層次的列出來,就代表你對今天的報告掌握了8成了,有了骨頭才能夠種Implant呀~

例如說,這是一個我們被Repeat的報告,第二次報告前大家還很緊張,補完的資料要通通重報嗎? 是不是要花掉很多時間?

最後我用的小技巧就是一開始就先提出今天的Outline,表明今日重點,然後把版面也排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就不會有還要跳回去原來版本的問題。這個訣竅在「快」,當老師還沒意識到時就誘他入坑、先鎖定住這幾個主題。

如果是個多人合作的報告,我會建議大家學習怎麼操作「母片」、利用母片給的格式製作,不要沒事自己亂拉文字框,只會給後端統合的人徒增麻煩。

此外,其他報告的小細節還包含:

  • 一定要有Outline
  • 一定要有頁碼,這樣別人提問才知道是第幾頁
  • 醫院的投影設備都有年紀了,所以我通常會建議使用4:3製作,會比較滿版。16:9會很虛。
  • 勝萬言、一勝萬語

中山大顏教授的Blog寫得相當好值得參考,
每次FB看他開噴奇形怪狀的簡報都讓我笑得很開心xdd

引用

長大了要學會怎麼正確的citation、怎麼管理文獻,我會認為有必要學習一下EndNote怎麼使用。有了EndNote後就會發現以前自己辛苦整理reference真的是在做白工。

引用的重要性在於有憑有據,其實同樣的臨床案例,不同的醫師會有不同的思考,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能夠彼此信服的原因就是「有理」。大家一定都很討厭跟會情緒勒索的人吵架,因為一定是沒完沒了沒有邏輯。

學會引用、才能開始Defense自己的想法。

長遠的預期

要讓老師對一個學生印象深刻的方法,我覺得可以嘗試「看得遠」和「看得多」,看得多就是個很硬功夫的事,看得遠倒是簡單一點。

別人的眼光只能預期出院後會發生的事情,而你卻能給出5年、10年、20年的maintenance programme,老師當然會讚賞呀~

1.2.2 Patient Evaluation

我覺得所謂Total Patient Care是牙科教育很弱的一環,我知道病人SLE啊~但是能不能治療?能做到什麼程度的治療?說實話進臨床有點模糊。(但至少有用過雙磷酸鹽藥物史的基於MRONJ風險,盡量不要拔牙,這種牙科common sense要有)

什麼樣的患者該注意什麼事情?

對簡單的入門,我個人推薦Carranza一書Ch.37 Periodontal Treatment of Medically Compromised Patients這章,常見的疾病都有寫到,該有的Lab Data數字(血糖、血壓、血小板、Bleeding Time、PT/PTT)都有提到,可以給一個還算完整的概念、是相當完整可以參考的指引。

若想更進一步,還有Little and Falace這本可以參考中。研讀中還沒有心得xd

1.2.3 MRONJ

MRONJ(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藥物引起之顎骨壞死併發症大概會是見習一年中一直被提起的字,每一科都會提到。

我會建議一定要先讀過2014年AAOM的Postition Paper
一個概念是: 其實MRONJ的發生率超級低、但是一旦發生很難處理。

回去翻骨科對於骨質疏鬆的治療,他們都會說用雙磷酸鹽藥物BP會有MRONJ的風險,但是MRONJ的風險實在太低了(rare occurrence, 1–90/100K pt),所以沒有什麼不能開BP的理由,只要做好準備、患者照顧好口腔健康就好。(啊又不是你們在顧...)

而給BP前是否會照會牙科,就看各科間的"默契"。
例如PTT名人MicroGG就曾經表示:(原文)

這邊是之前上課時看了一點骨科的書,整理骨科處理骨質疏鬆用的藥物,
進而整理出來的用藥中英文對應、劑量、用法、風險等的清單
資料都是從仿單、還有台灣的藥證資料庫裡撈出來的。

抗骨吸收藥整理(2021.4)_JustinLianFoto

值得注意的是,有名的Fosamax其實專利過期、藥證也到期了,所以台灣純Alendronate都已經變成學名藥;而Fosamax原廠現在是用Fosamax Plus在賣,多加了維他命D

1.2.4 寫病歷

寫病歷就是要寫一個「完整的」、「合乎邏輯」的故事,粗略的說法是:
患者的問題應該要在S→O一步步抽絲剝繭,在A得到結論;
而A→P之間要有足夠的對應,且還要回顧S,看看患者當初自覺的問題到底有沒有被解決。

寫病歷應該是一個細心而縝密的工作,我自己會花個兩三次來會從不同地方、不同順序去讀,看看有沒有遺漏。

剛開始的時候,老師有建議說可以看「最新英文病歷的正確寫法」來學習怎麼寫病歷。但我讀完只覺得這是一本文法書,雖然有澄清不少常誤用的單字,但實際上對於怎麼寫好病歷著墨不多。

為自己而戰則是老鄧醫師整理的心法,他很盡力的把各種牙科醫糾案件舉例,也舉出了相當簡單的「通則」可以應用。

但如他所述,他寫的是「法律上的病歷」,並不純然是「醫學上的病歷」。我認為可以把病歷寫熟了在來練習法律上的病歷。

1.2.5 學派

這件事情太晚意識到了。

畢竟從小念的書就是一家之言。我們都很常相信課本說的一切就是真理,卻忘了課本本身就是個被編輯者挑選過,被選過他所相信、接受的理論。

學派代表的是一個理論的前後文,有承先啟後的關係,可以理解當今的理論是用了什麼種子、什麼養分播種出來的。

也因此有時候拿不同學派的理論來對接比較就會出大事,牛頭對上了馬嘴,兩個的理論根本就完全不一樣,思考當然會出錯。

簡單的區分方法如:學派名稱、歐陸vs.美佳、師徒關係。

例如兩本牙周病的書,Carranza就是美國體系;Lindhe是瑞典學者。
且歐洲通常會偏向Functional思考(體感啦)。

2.1 牙髓病暨牙體復形(古稱:保存科)

保存科裡OD、Endo大概20/80,有一個說法是OD牙醫師都會做,做得好、做得壞差異不會很大,所以OD會來大醫院、特地來保存科做的很少。(OD在別科也會零星看到)

我覺得這時期OD的學習重點比較偏材料,五、六、七代的Bonding Agent差異在哪?掌握其本質上的差異,就能夠隨心所欲地應用在臨床上。

要注意的事情是:各家Bonding Agent先出了之後,才有代(gen)的分類,
所以有時候看到一個分類的Criteria不是很明確、或是介在Border line的不要太意外,畢竟是後設的。

這裡我依然推薦Powers和Wataha出的Dental Materials: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一書,Ch.4的表格們真的有夠實用。

Endo的部分,想要基礎入門當然首推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Endodontics,作者Mahmoud Torabinejad開發MTA一戰成名。

不過Principle and Practice雖然好念,但其簡明的特色總讓我覺得念起來很像在看童話故事書。和其他書相較之下,Principle and Practice一書太會給「結論」了,總會不由得令人相信「真理」是確實存在的。
(不過書就叫Principle and Practice,也算是符合題目啦)

再進一階可以念Pathways of the Pulp,這本算是經典之重,對我而言就是中規中矩的一般教科書。特別的事情是最新2020年出版的12版Dedication給了John Ingles,"Cohen’s” Pathway of the Pulp致敬隔壁家的Ingles,挺神奇的。
(Btw,Cohen長得很像某P...)

再進一階可以挑戰Ingles Endodontics,以前上牙隨病課時,覺得Ingles很煩人,引了一堆數字出來,卻都沒辦法好好的收尾總結。

整體而言我覺得Ingles很像在念systemic review,甚至想偷懶還找不到conclusion。不過在臨床上,Ingles會突然變得很好玩。

對見習牙醫師而言,Endo的重點不外乎如何診斷診斷分類

如何診斷?

基本上各書對於診斷技術大同小異,只差在詳細程度,但我要特別稱讚Ingles一書,對於牙髓測試(Pulp Test)解釋得非常好,

Ingles一書提到,這些Pulp Test舊稱為Vitality Test活髓測試,但這是個不對的名詞、也引起不熟悉其本質的醫師一些誤解。Ingles提出兩個詞:
"Sensibility":對外界刺激反應的能力,也就是國中生物說的"感應";
"Vitality":生存、生長、發育的能力,在牙科中被用來強調有足夠的血流供應。

不論熱測試、冷測試、電測試,我們都是在測試牙髓對於"刺激的反應"能力,而不是其生存生長發育。

也有人會稱這測試是"Sensivity"敏感度測試,但敏感度是指容易/不容易被刺激的程度,和Sensibility(有無反應)是兩碼子事。

(喔這段真的寫得有夠清楚,Ch.8 P.243值得唸十次)

而相較之下,Cohen的Pathway of the Pulp只有在新的12版,在Pulp test後方多括弧了Pulp Sensibilty Test ,而沒有多做解釋,很可惜。
(不過據CR說,莊v有特別跟R們提到這個更新,真的看很細…)

至於診斷分類,三本書都是遵照美國牙髓病學會(AAE)2016年的分類方法,內文、用字大同小異,挑一本看就好;英文看不懂也能看牆上釘的、主任發表的中文診斷指南。(必讀)

BTW,離站時發現一件神奇的事情,從小到大都是教GG Drill #1對照50號File (0.5mm),但Principle and Practise一書從第三版到最新的第六版,都是標示0.4mm。某V聽到這件事情之後很好奇地想去矯正科借Gauge來量,但是當時已經離站,所以到底是40還是50是我心中的小小懸案。

2.2 口腔外科門診

口外門診大致上分成兩個部分:小刀房or跟診

口外門診好玩的地方在於,每個VS有每個VS的特性,壁壘分明,
跟不同人能很明顯地學到不同的事情xd

門診病患不外乎三大宗:癌症看起來像是Cyst拔牙
再來就是OGS、睡眠呼吸中止、顳顎關節疾病等等。

如果覺得跟診壓力很大,也可以窩在小刀房看拔牙,我都盡量爭取當助手,一方面比較不容易恍神睡著,另一方面當助手的視野也好很多xd

口外的國考書是Contemporary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一書,不過論詳細度,大輸給其他幾本書,OGS的幾個術式也都大約帶過。只有Part I的Wound Repair、Part II.拔牙全部、Part V. Patho值得看一下,當作個基礎打個底、有基本的概念就好。

小刀房裡主要做兩件事:拔牙、切片。

切片只要能大概懂幾個名詞的差異:Incisional/ Excisional/ Aspirational Biopsy的差異就好了。剩下DDX.就是等切片下來,Histology畢竟還是Golden standard,猜太多有時候也沒用(我覺得啦…)。

拔牙可以多看,畢竟以後實習很有機會拔到牙。以前看Contemporary一書時,其實對於拔牙機制,什麼槓桿、weding effect都一知半解,實際進到臨床,看到幾個主治與R學長姐們做過之後,就能懂了。書裡提過:Forcep的主要功能並不是把牙齒"拔"出來,而是要擴張周圍的骨頭。看過某V拔智齒後,就能理解這句話,他的Expansion幅度有夠大~(拔牙也是個很吃醫病溝通的項目,好的溝通說明可以降低患者的緊張程度。這點真的看過某V真的會被圈粉)

OGS建議看Fonseca或Peterson這兩本書,內容都比Contemporary多。我自己是看Peterson,其中Ch.55有提到OGS的矯正該怎麼準備,寫得還蠻實用的。(相較之下,我真的跟Profitt的Contemporary Orthodontics磁場不合xd)

癌症的話,基本的分級分期一定要會。簡單一點可以把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的Guideline看完,這部分是目前的圭臬。NCCN的指引中其實就有包含一部份的分類分期指標了,想要再更詳細一點,可以去找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的Staging Manual來看。如果對於台灣的癌症患者資料有興趣,台灣的癌症登記報告也是滿滿的資料值得看一看。

睡眠呼吸中止我看得不多,不予置評xd

TMD的部分,大推"顳顎障礙症的病癥及治療"這本書,由淺入深的把整個TMD當前認為的原因、診斷、處置都講完了,內容十分好讀,大概兩晚可以搞定。若對咬合板的製作有興趣,圖解咬合板治療這本也不錯。

但讀這兩本書必要知道的前提是"學派",主編台大蕭P是台灣咬合學的翹楚,師承Ash,是University of Michigan出來的,自然對於密西根咬合板有較高的評價。有時候在判斷上,要把他當成一方之見。(有些臨床醫師對咬合板存在反對意見)

近年比較統合各方之見的是DC-TMD的指引,有興趣也可以看一下。

如果對於「疼痛」這個主訴有興趣,但患者已經排除Peri、Endo等顯而易見、開始懷疑那些陌生的如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時,Okeson寫的Bell's Oral and Facial Pain就值得一推,雖然前面寫的神經解剖學(神解=神才能了解)真的有夠硬,但課本真的解釋得非常清楚,慢慢讀就能好好讀懂。

口外的Teaching是麻藥互打,除了上Youtube把操作看熟之外,也可以看看書。

家裡有診所的同學說,他父親靠一本Intoduction to Dental Local Anaesthesia就打遍天下無敵手了,我覺得這本可以看技術、看漂亮的圖。

想要對於局部麻醉藥有基礎認識的話,我蠻推薦Local Anesthesia一書,相比藥理學的麻醉,這本以牙科出發的局麻書對於麻醉藥的藥理、機制、需要注意的事情都講解得深入前出,剛剛好的份量。例如他講解過一次,我就記得Benzocaine可以做局部麻醉軟膏的原因。
(BTW,Local Anesthesia有提到不要拿麻藥去泡酒精,但實務上...)

2.3 口腔外科病房

其實前面都講得差不多了,記得要會刷手、穿手術衣就好。

一直到進口腔外科才意識到「手術」是個高度「客製化」的功夫,每個患者的治療計畫都略有差異,把同一個患者放給不同主治醫師,也會獲得不同的治療計畫,每個人也都是其理由、其信仰的,例如有老師就完全不信骨粉,通通補PRF或Collagen。

用個通俗的講法大概就是Anatomic vs. Function,手術的"切除"、"移植"是很Anatomic解剖上的思考(一個東西);但對患者而言,這個手術執行得好不好,反而是Function功能上(用起來)的感受,而這中間如何連結、就是課本寫不出來的xd

術式其實也是,我不覺得有Golden Standard,一定要從哪裡做到哪裡、和什麼Landmark距離多遠,大部分傳達的是一個「概念」、大原則。

我認為可以注意的「準則」只有「如何復原」,什麼情況下患者術後的復原會最好? 復原的機制是什麼? 就可以開始思考:切線怎麼設計、切線怎麼藏、傷口的大小與固定方式(Primary、Secondary intention?)。例如說開開的、患者又復原不好的Socket,就不要縫interrupted suture,上皮對上皮會有contact inhibition,復原的機會根本就是被縫法抹煞的(別忘了內側是Junctional Epithelium)。有的醫師就會建議縫horizontal mattress,上面那一段掛在那裏晃晃不理她。

這部分其實Contemporary看一看就差不多了。

2.4 兒童與特殊需求者牙科

充滿愛的地方。

如果對於兒牙醫師進行的行為管理想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畢竟我們見習所見的算是種"表象"),可以翻一下「兒童牙科互動式行為管理」,從基本的制約理論開始談,再延伸案例、手法,對於行為管理的"本質"會有較多認識。

2.5 牙周病科

一直在洗牙的地方(x

因為當初念牙周病時主攻Carranza一書,所以在跑牙周病科時,我改成去翻Lindhe一書。

Lindhe的配圖非常精美,實際讀起來會覺得Lindhe比Carranza的臨床應用性更好,但我不能確定是不是因為我在臨床時看Lindhe有的Buff。

大致上我會建議從Anatomy開始,補一下Mucosa的差異,回顧一下Treatment Planning的各個Phase,再來因為會進小刀房看刀,所以Periodontal Plastic Surgery、Augmentation都可以看一下。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沒有特別注意過Root Fracture在牙周病科意外常見,
所以Root Fracture、還有TOF都值得多看兩眼。有些Fracture的內容散落在Endo的書裡。

Peri這幾年的變動也不算小,以前上課時念的Aggressive等等牙周病分類被推翻了,現在的觀念是認為這些通通都屬於「牙周病」,但是是不同的表現型(Phenotype),取而代之的是Stage和Grade的概念。

Stage談的是這個牙周病有多嚴重;Grade則是來看患者對於治療的反應(好不好醫)。這部分的最新概念都可以看歐美牙周病學會聯合的2017 World Workshop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Periodontal and Peri-Implant Diseases and Conditions的相關發表們。

另外在牙周病科也會需要衛教OHI,教教患者怎麼刷牙、怎麼用牙間刷,患者常常問東問西的,我會建議進站前看一下這篇Mechanical plaque removal of periodontal maintenance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裡面統合比較了各種潔牙工具的效能差異。

(BTW,手術紀錄要畫插圖,對於本人這種畫畫能力極差的人,複寫紙是超好的發明,只要選好想要的圖片、印對大小,墊上複寫紙,就能完成一副佳作)

圖片從Google找來的

2.6 補綴科

在牙醫系的學習過程中,補綴科(FPD、CD、RPD、咬合學)占掉最多時間,相對的也比較熟悉,大概7成以上都是within control,和某科截然不同xd

實際臨床上能鑽研之一是印模,這時候就必須還Phillips’ Science of Dental Materials一個清白。念國考的時候覺得這本書很煩,一直跳針去操作。但是進到臨床才發現這本書的好,例如各種單/雙向、一/二次印模法的說明都很實際,值得一看。

材料學和補綴是密不可分的,例如Crown & Bridge的Preparation,其Reduction深度其實是材料決定的,不同的材料要達到足夠的強度、和足夠的美觀,對應的就是不同的厚度。所以材料學的書,無論是Craig或Phillips都可以回頭看看。

補綴學另一個重點就是咬合學,有很多醫師都說,牙醫和其他頭頸部的醫師相比,牙醫師的優勢在於牙醫懂咬合。

但我覺得咬合學超難懂,世紀懸案。

理解咬合學的關鍵在於「學派」,稍微區分一下每個概念背後的學派、與對應的方法,學起來會快樂很多。例如功能學派就認為TMJ是個Functional Unit,位置不等於anatomic TMJ,所以咬合器這個用"結構"去模擬TMJ運動的裝置就無用武之地,患者的嘴巴才是最好的咬合器,對應的方法是FGP functionally generated path。(如果像我小時候不懂事,拿Functional的觀點去挑戰顎咬合學派就會出事xd 真的感謝老師們的包容)

咬合學的另一個「崁」在於:咬合學在看的是自然的咬合、患者(或者說人)的咬合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在尋找他的真相與本質discover its nature。

但實際臨床上,我們在做的是:給患者一個咬合。

例如在Gnathologic會告訴我們一個Cusp和Groove的型態是被該牙齒與incisal guidance、condylar guidance、Intercondylar distance、LSS等等所決定的。但是臨床上的取CR、取VD又和這件事情無關,咬合調整也就是BULL等等的修來修去。我到現在還是沒辦法把這兩端連在一起,希望實習的時候能有所突破。

蔽校的咬合學派師承Ash與Ramjford的University of Michigan體系,所以Occlusion這本書值得一看。但相對的也比較久了,最新一版是1995的事,中譯則是2005出來的。

近年則是Dawson的Functional Occlusion大行其道,最新一版的CR點,最後好像也是聽Dawson的說法xd,所以Functional Occlusion這本書也可以翻翻看,英文嗑不下也有簡字版可以看。(BTW,對岸把Occlusion翻譯成牙合,挺好玩的)

2.7 口腔病理科

雖然說是口腔病理科,但實務上比較類似口腔內科。

口腔內科(Oral Medicine)在2020年九月時正式被AAD列為十二個專科之一,可惜台灣對於口腔內科還沒有專科化、甚至在蔽校課也是選修,不然我個人對口腔內科蠻有興趣的xd (說起來口腔病理和口腔內科也是一體兩面的事情而已。)

口病聖經毫無疑問是Oral and Maxillofacial Pathology一書,但他實在太百科全書了...偏向Pathology病理出發,讓這本書和臨床有點距離。

另一本經典CPC(Clinical Pathologic Correlation)則稍微好一點,從臨床的表徵出發,但Pathology的觀點還是占得多了些。

我個人最推薦的是Wood的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Lesions,對於DDX的概念完整。如果早一點看到這本書,我應該不會把國考得口病放棄的那麼徹底...

口病也常常需要做影像的判讀,這時候就值得回去翻翻放射線學的書

Oral Radiology: Principles and Interpretation和Essentials of Dental Radiography and Radiology兩本都是經典,但是完全不同的走向。

Oral Radiology這本書很像小病理,從Pathology出發,用Bening、Malignant等等狀況來區分;Essential比較偏臨床些,是從RL、RO、maxillary antra、salivary gland等位置、特質來分類。我會建議先看Essential有個大概念後再來翻Oral Radiology。看Oral Radiology時也可以和Oral and Maxillofacial Pathology對照一下。

對了,這幾本書請愛用附錄、表格,有時候有些DDX的整理真的能省下不少檢索的時間xd

2.8 家庭牙科

我覺得家牙對我來說有點尷尬xd

什麼都做、但什麼不做的界線很Tricky。

這一站沒有特別念什麼,但台灣的家牙專科似乎是有綁顳顎關節專科(非部定),在蔽院也有機會跟到顳顎關節特別門診、做咬合板,所以圖解咬合板治療那本也是能多看看。

2.9 麻醉科

刀房觀光(x 可以趁機看一堆平常看不到的手術。

個人超級推薦這本,
當成導覽手冊來看,會比較知道遇上了什麼問題、又怎麼解決。
(例如老年患者的血壓調控)

2.10 齒顎矯正科

因為是按照臨教部排Course的順序排的,矯正科放最後沒有別的意思喔xd

矯正科要有心理準備,是個只要出現6個診、但是Loading是12診的量,也是我覺得過去矯正上課所學和臨床差異最大的一科。萬一遇上塞一堆東西(偏偏又沒有什麼架構)的R時,就會出事。

另一方面Course時間的安排和Requirement的對應也有點不合理...矯正患者大部分都是晚診、或是周末來,偏偏見習時間排在周一到週五、又是早上為主,沒辦法在正常課程時間接到Requirement、因而需要補診,最後還被視為理所當然==下學期更慘,整個早上被抓去聽meeting…
我是覺得沒必要那麼死腦筋,事情又不是不能解決? 弄個彈性時間、自主學習,和晚診或周末對調,總時數不變就不會起那麼多爭議了...

我自己是很努力地多K一些東西來應對。

矯正一樣可以拆分成幾個重點:診斷治療計畫、Retention。

診斷其實過去上課,不論是正課還是實驗都有學過,這部分不構成太大的問題。但實際上臨床上會看到診斷的機會較少…詳細診斷是醫師們利用其他非門診時間完成的(或者說門診時間只能完成很簡易的診斷)。

治療計畫過往上課著墨不多,所以一進臨床遇到拔牙後4的空缺,要用Sliding還是Loop、Sliding又要用Two-stage還是En-masse;Closure可能造成的Effect;依序Leveling、Space closure的步驟等等,其實都沒教過,被叫回來自己查資料又難以下手。如果翻Contemporary Orthodontics又抓不到重點…

我會認為矯正不親民的原因,一方面是Contemporary Orthodontics真的對新手不是很友善,Profitt寫書太愛碎碎念,都是談大原則、大概念,遇上太Specific的技術差異就沒轍。另一方面或許也是學派差異,蔽院現在幾乎都走直線矯正Straight Wire、Elastic,和Profitt以Loop、bending為主的方法其實有點差異。另一本可以參考的則是Graber,但我還沒細看。

另一方面,這也反映了矯正治療計畫的獨特性,面對每個不同需求、不同狀況的患者,不同哲學的醫師會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法(還有技術),所以真的要一概而論的、一步步的指引確實有點難。

我相信矯正難學的問題不適只有蔽院有,20年前台大教授自己做的研究,就顯示了台大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比上沒有不足xd

蔽院用的矯正系統是OPA-K、Damon和Invisalign。基本上OPA-K、Damon都是直線矯正系統,Invisalign則是透明矯正器。

OPA-K的K是人名,Kosaka小坂先生,他自己出過兩版的書、談自己的理念,第一版有中譯,且不貴。個人認為這本書很適合做為入門,條理清晰,對於整個直線矯正的改念相當清楚,大概一個周末可以K完,可以對現在的技術有結構的認識。

第二本齒顎矯正治療技術寶典,則是相見恨晚,在寫這篇文章時才讀完、讀完回去看當初每日Conclusion的問題們,其實八成都有散落在這裡頭。特別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是他對於各個技術背後的「學派」都略有提及,比較好的區分各家作法。(例如Angle的Edgewise對應1st、2nd、3rd order bend;Andrew Pre-adjusted對應straight wire;Kim的MEAW等等)

對於Damon也有描述到自瑣式矯正器低摩擦力的概念、其帶來治療過程的改變也寫得相當不錯。

若對於隱形矯正有興趣,Clear Aligner Technique這本內容簡明,也值得一看。

*時序是個矯正很關心的議題,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做到什麼程度,是個念了這幾本書都沒有辦法理解透徹的。

*下文是我試著寫寫看怎麼「引導」學弟妹們從牙四的矯正課過渡到牙五的臨床:

總結而論,診斷不算陌生的事情,有正確的診斷,我們知道患者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心中也有個譜:什麼算是個好的、理想的咬合。剩下的門檻就在於怎麼達成?而牙科又和材料學密不可分,不同的材料器械就帶來了不同的技術。

最早現代矯正學之父Angle提出了Edgewise(就是個平凡的普通的方槽)矯正器,為了讓牙齒有各自的前後、角度關係,必須在矯正線上彎出First Order、Second Order、Third Order bend。

Andrew為了節省wire bending的時間,把這些Bending相對地換到了矯正器上,變成有預設角度、厚度的pre-adjusted applicance,wire就不用再彎了,直接一條弧形arch form就解決了,「長出角度」的工作交給了矯正器。

但實際上,這條wire呈現一直線(平的Arch form)的時刻,只有在Leveling and Alignment之後,當大家排平時才會呈現一直線。

在排平之前,很容易因為某個牙齒角度特別奇怪,而帶著線段往太過頭的方向跑。

例如上下顎Canine的Mesial crown tip特別大(最後會要略往近心倒),但若Canine在治療時較直立,就會導致這個矯正器Mesial靠近Occlusal,把前牙的線段往Occlusal帶(藍線是我自己畫的,假設Canine較直立時),再加上前牙的labial torque大,前牙會Flare out+往occlusal 帶,導致咬合加深,Increase overbite;且不只前牙overbite變大,Anchorage也會造成問題。

摩擦力與Anchorage是相對的。

在Leveling and Alignment、Space Closure階段我們都不希望摩擦力太大,因為此時牙齒需要移動、wire與socket間會有相對的位移。摩擦力太大,就表示我們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去抵銷摩擦力。可能的結果是本來要Bodily movement的牙齒(需要的力量大)、最後只做的Tipping(需要的力量小)。我們當然可以無止盡的把力量加大,當相對的,反作用力也變大了,我們需要的Anchorage就更強,Anchorage不夠強,就被拖著走。

但是到了調整Torque的階段,我們又希望摩擦力作用,因為此時我們必須藉由摩擦力,讓Wire的力量在矯正器上形成向量。

我覺得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思考這件事情:
Force Generated by Wire - Friction=Actual Force Applied
Wire彈性形變回來的力量- 摩擦力=實際上施予矯正器的力

臨床上怎麼調控摩擦力的大小? 同樣的矯正器,可以改變相對矯正器socket的Wire大小、形狀、材質來達成;不同的矯正器,例如Damon用滑蓋,就比用O-ring的OPAK來的摩擦力小(Oring施壓的正向力大),也有廠商造出不同的Socket底面材質。

至於為什麼實驗課一直在彎Loop、而現在不用了?
這問題要倒過來看:為什麼以前要彎Loop?
這其實是和幾何有關(geometry),且與本身材料性質無關。

以三點支撐的Bending Test模型解釋:

Stress= 3* Load * Length /(2* Width *Thickness²)
Deformation= Load * Length³ / 4* Elastic modulus * Width * Thickness³
長度兩倍,則在中間產生的應力可以達兩倍,型變則可以變八倍。
這個公式應該很常見到,在固定補綴學Bridge與Connector設計考量上也講過。

我們可以用"Range"這個單位把兩件事情串在一起:
Strength = Stiffness * Range

Stiffness長得和Elastic modulus有八成像,即Force/deflection的比值。
但Stiffness剛性用來描述"結構"的特性;
Elastic modulus則是描述"材料"的特性。
同樣的材料,用不同的結構會有不同的性質。

當長度Length變成2倍,
應力Stress變成2倍、形變Deformation變成8倍
→帶回去剛性Stiffness變成1/8倍
→再帶回去Range,因為Strength 2倍、Stiffness 1/8倍,Range可以變成16倍。

當然這樣的推導只是概念,不保證正確xd 畢竟漏了不少其他考量。
只是要區分一個概念:材料特性vs.結構特性。
材料特性不足,只好用結構來補;當材料特性夠好,就不一定要用結構補。

早年Loop Technique、MEAW等技術時,Ni-Ti這類彈性線的技術還沒那麼成熟。(Ni-Ti的Elastic Modulus小,本身的Deformation大)

(再者,回頭去看Stress-Strain Curve,Load Stress是否恆定也是另外一個考量,以後再說)

Deflection/load hysteresis curves of four types of wires (each curve… | Download Scientific Diagram (researchgate.net)

體感一點,回想自己以前彎線的時候,是不是線尾留太短的時候,就會靠杯難彎? 同一件事情!

(有些書會提到希望bracket不要設計太寬,讓兩兩interbracket distance大一些,就是同樣的道理。Interbracket distance大、有作用的Wire段就長)

致謝

最後要謝謝努力又認真的組員們,還有每個分科的小組長、聯絡人,
雖然好像每次只要做上台報告,我都會搞到我賭爛你們、你們賭爛我似的xd

我一直相信,上台報告不只要告訴台下的人,你很認真、念了很多書;
重點在於「秀」。上台報告就是一個大秀,應該要有亮點、要有讓人記憶深刻的點,不論是切入問題的方法、收集的文獻、統整的方式,都要讓人眼睛一亮,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讀書報告。

啊~一覺起來變成Intern了╰(〒皿〒)╯

本來六月前就要發了,結果反覆校稿到心煩,決定先丟著一陣子再來處理,沒想到就這樣放到八月呀...

--

--

JustinLian_foto

from the southern part of Taiwan. Full time story writer (Kind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