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X typ113的一周心得

回不去的徠卡之路

JustinLian_foto
23 min readJul 13, 2019

楔子

這輩子倒不是那麼與Leica這傳奇品牌無緣的人。

因為一位待我如親的長輩的緣故,
我曾借用Leica X1與Leica T這兩台相機一段時間。
Leica X1甚至藏身我的包包長達半年,
在我還沒有閒錢入手隨身機、手機拍照功能也爛的年代,撐了一段不短的時光。

Leica T+18–56 Kit

去年Leica House在台北開幕,
也跑去玩了幾次展示機,Leica Q、TL2、CL、D-lux等等。

由左而右依序是Leica Q-P、CL、TL2、C-Lux、D-Lux

不知道為什麼,以往我的理智線都還算拉得住,
遇到這類(對我而言)的高價品,都還能煞得住車,
但在被徠卡燒到後,卻煞不住、急著想入手。

購入Leica X前一陣子,
正好幫一位很好的朋友湊出Sony a6300+SEL 18–200的二手組合。
趁著貨壓在我這裡時試了一陣子,
也用LA-EA3轉接環把手頭上的A環鏡頭通通測了一次。

我很確定A6300可以勝過Leica X,
EVF、翻轉螢幕、Wifi連接、轉接的可能性、非常高CP值的二手價。
在過去也不是沒有玩過徠卡、沒有玩過35mm定焦隨身機,
我很清楚他的優點和缺點...

朋友許某說:「買了索尼你還是會思思念念的萊卡的,不要騙自己ㄌ」,
成了壓垮駱駝的稻草之一。都交到損友啊(誤

總之,這樣的感覺很奇妙,
我隱隱約約地感覺到「我夠格拿一台萊卡了」。
但我不曉得能它能帶給我什麼、我又能獲得多少,
就只是一種呼喚、一種干將莫邪的召喚吧。

壹、選擇Leica X的理由

先說重點,一開始要買的不是Leia X。

Leica的產線可以大致分為三類(也=三等),
第一類:純正徠卡製作
第二類:徠卡找人代工機
第三類:徠卡貼牌機

上面圖右的D-Lux與C-Lux就是屬於第三類,
徠卡找來長年好夥伴panasonic合作的機種,兩台都是1'機。

D-Lux

對應到的是LX100,競品大概是RX100系列(M3以上的等級,對應EVF),
二手價30K以下,低一點有看過25K,
但半年前很多人出脫後,就在也沒有往下探了。
可能是因為有Panasonic LX100頂著10K,形成自然的底價

C-Lux

對應ZS200,競品大概是RX100M6。
RX100M6是24–200mm,
C-Lux更長些,24-360mm,但相對的光圈小一檔。
品光二手之前喵到有一台,印象中是21.5K

這兩台相機或許是因為只是Leica貼牌機,再操作上就很Panasonic...
JPG有徠卡調性、但DNG檔據說還是和Panasonic一樣。
在「純正徠卡」的前提下,自然就先挑掉了。

Leica Q

知名的Leica Q就是屬於第二類,由Panasonic代工。
但操作上、Layout都非常接近第一類純正血統機。
比較大的區別大概是相對「更優越」的電子性能吧xd
Q的二手雖然在Q2出來後有降了一些,最低應可在90K成交,
一些特別版(ex.鈦灰)也都有在二手流通,
但想到要90K收一台徠卡,我不如先去買我的R3吧...

但不得不說,依在Leica店面體驗的經驗,Q的手感真的很棒,
最特別的是35mm和50mm的數位裁切,
他並非大多數數位裁切使用的"完全切近",
而是留下取景框的方式,頗有旁軸的味道。

第一類相機很多,簡略的列出數位機身有:
全幅FF有經典的M系列、新的SL系列
APSC則有可換鏡頭的T、TL、CL,與不可換鏡頭的X系列。
其中SL、T、TL、CL等都共用最新的、去年與Panasonic+Sigma結盟的L-mount系統。
(正確按時序說起來,是L-mount聯盟沿用了SL、T的接環規格)

其實一開始我所訂的目標是Leica T,
二手不知道為什麼已經降到20K以內,以可換鏡系統而言挺低的。
Leica T當然有很多缺點,可以詳見我舊文
但一切就是為了優異的發色、性感的手感,與徠卡紅紅的可樂標xd

最後捨Leica T而去的原因是撿不到鏡頭…

原生L-mount的APS-C鏡頭都是Leica出的,
貴得要死、二手量又出奇的少(大家是都指出機身來賣嗎...);
Sigma答應要出的幾顆鏡頭太大顆(Bigma!)、不知道確切何時,
以為可以解放轉接的MC-21轉接環又不支援T這種老機型...

最後才回頭看到Leica X這台相機。

要談Leica相機數位化的脈絡,不能不提Leica X系列。

Leica最早的數位化機型是Digilux,但實際上是Panasonic的雙生機。

第一代Leica自主數位化相機是M8,但M8感光技術上有不少問題。
後來出了M9才趨於穩定,與M9同期的正是一代銘機X1,
也由此可見X系列在Leica數位化過程的重要程度。
(當然中間還穿插買不起的中片幅S系統)

這樣的三腳督(中片幅S系統、FF M系統、APSC X系統)的局面,
直到近年T系列與L-mount發展後才被打亂,
可參見下圖譜系圖:

自製©JustinLian_foto

紅色虛直線是大約以三年為期所畫的世代線,
以M8、M9、M240為準做參考,M10可以說是提前、也可以說是延後。
(從這張圖不難看出M10對Leica而言是多沉重的包袱...)

由此可更清楚得見X在徠卡數位化、成熟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紅色框框的區域我認為是Leica對於X系列很重要的摸索期,
自隨身型的伸縮鏡頭版X1與X2後,
徠卡先是丟出了帶28–70變焦鏡頭的X Vario,
在隔年又發表了光圈升級F1.7的X,和維持原本F2.8伸縮鏡頭的X-E。
這三台我傾向把它放成同一世代。
在差不多時間,對L-mount MILC相機的挑戰也開始了。
對應他廠局勢,也正是MILC起飛之時。

值得一提的是,
以徠卡的個性而言,X-U倒是很奇葩的產品:15m防水的APSC 定焦隨身機
為什麼不選擇X-E為本、而是以X為基礎?
加上防水功能鎖定的市場、與原先X關注的市場關係為何?
其實都值得討論。

但就此roadmap看來,

X系列的發展應是停滯了。

L-mount的部分,
CL與TL2我都玩過,是非常截然不同的產品,
CL比較像是傳統M機的APSC版本,
有蒙皮、在旁軸位置的EVF、圓角等,論操控性勝過TL2。
TL2自T延續而來,對用過T的人來說可以說是了無新意,
但也可以說是維持的T系列優秀、性感的鋁合金機身設計。
(CL我覺得不一定好賣的原因是搭上18mm F2的鏡頭,其實價格離Q只差一點點,若非體積、系統考量,是我就捏了直上Q...)

有人說Leica X是小Q

這種說法半對也半錯,
以尺寸、解析度、APSC對上FF、發表年代等,確實是台小Q無誤;
但35mm對上28mm、EVF等,
我反而會認為CL+18mm F2的套裝更符合小Q,但價差上真的不大就是了。

Leica X當年定價約台幣72K,
以徠卡動輒10W起跳的身價而言,
能用大概1800歐買到APS-C大小的感光元件、優異的35mm F1.7鏡頭等,
其實算是挺划算的選擇。
(X-U如果有不錯的二手,應該更值得一玩xd)

貳、開箱

講了那麼多,終於要開箱了

因為當時拍開箱照是打算放在Instagram上,所以通通是1:1的裁切;
都是使用X-E1+XF 35mm F1.4與自然光拍攝。

徠卡呀,盒子絕對是重點。

Unboxing, literally.

精品般的箱子

Leica一貫的層層珠寶盒形式,
最下兩層是說明書們與充電器配件等等配件,最上一箱則是相機本體。

夢寐以求的紅色可樂標啊......

機頂觀。
比想像還要厚,兩頭圓角的收邊很有M系列的味道;
本來以為這種平面的手感應該很差,沒想到因為相較比較厚的關係,
加上剛剛好的撥輪位置(扣大拇指用),讓手感還不錯,還抓得穩。

很傳統的操作方式,一個控制快門、一個控制光圈。
我忘了有沒有打光,但LR調一調齒輪的反射光非常漂亮。
但這個機頂還是存在幾個問題:
1.錄影鍵很容易按到,就進入了錄影模式。
2.快門鈕手感很好、檔位明確,但沒有做螺紋、不能裝soft release。
值得慶幸的是,在先前使用X1時常遇上的快門速度亂跳的問題(從A檔跳開),目前為止還沒碰上。

但最令我詬病的是:他的機頂不是平的!
如圖所見,右側是全平面沒錯,
但左側的三個鈕和右側機頂並沒有在同一個水平高度上。如下圖

說是Leica的手工公差也好,但以這個品牌的身價而言總覺得有點...

正面圖。

Leica X總共有全黑、與棕銀兩種顏色。
全黑當然是低調些,棕銀則有種特別的質感。

但說起來我最喜歡的還是 Edition Moncler特別版啊xd
都要高調了就高調到底吧(x

機背,
和Fuji X-E1差不多的設計邏輯,需要雙手控制。
明明只是5年前的相機,卻沒有現代的撥桿、旋鈕,連滾輪都只有一組...
更不用提十字鈕下鍵沒有用途,把改變對焦或其他功能移過來都好啊!!

對了右側不是記憶卡夾,而是連接口們,記憶卡與電池一起在底部。

Leica Camera Wetzlar Germany
Leica X是純正Made In Germany超純的徳製徠卡血統啊!!!

參、試拍樣本們

先給大家聞點香,
以下有看到簽名檔的就是由DNG檔以LR轉出的,
沒簽名檔的就是機身直出的Jpeg。

以前一直覺得35mm是很難操控的焦段,
實際上手後,可能是因為Leica X的變形很小,
在framing和抓水平上,都沒遇到太大問題,出乎意料好用。

這種顏色的車子的質感,其他家可能很難「忠實」呈現。

光圈F8非常銳(廢話)
可以看一下底下太平境基督教會的金黃色質感,很厲害。

剛好遇上在拆市議會的增建部分。

35mm有時候對純拍大景還是不大夠用,要找到正確的角度來使用。

隨便都有藍天。
Leica有時候要習慣性的under 0.3EV,
一方面是後製高光比較好抓回,一方面是把東西丟進暗部哩,顏色更好。

兩張高光爆掉系列

這張照片我很喜歡。
X不大適合硬幹高反差場景(ex.逆光),
但只要挑到光差不太大的情況,層次可以非常細緻。

Leica的紅色也是賞心悅目

高光其實爆了,但暗部訊號出乎意料的好。

肆、最關鍵的JPEG vs. Raw;EVF vs. LCD難題

底下是機身Jpeg直出、與DNG檔以LR輸出的比較

機身Jpeg直出都在左邊,
畫值為極精細(Super Fine),
底片模式preset是艷麗(Vivid),
銳度(Sharpness)、飽和度(Saturation)、對比度(Contrast)都選擇較高(medium high)
按:總共有五種等級可選,很像富士,但我看不懂富士的邏輯...

LR解讀的DNG都在右邊,校正使用"嵌入"描述檔,
對比+20,飽和、鮮豔度都抓20%。

基本上完全沒動的DNG檔會感覺比JPEG檔亮0.2ev,亮部很亮,
我在處理上習慣起手式亮部-100、黑色-50,再做細部的調整。
Leica X感光元件比較像舊的世代,在高光還原上比低光源還差很多。
(感覺高光極限1.5檔,低光可以到2~3檔)
所以除非大逆光、或是藍天比重較高,在一般場景下亮部-100感覺不大。

橘色與黃色的演繹差非常多,
細節的部分當然Raw檔比較好,但JPEG檔絕對也有堪用的水準。

這張DNG的曝光值沒調,
只有調亮部-70、黑色-40,可見DNG還是亮了一些。

中間Raw成功把高光救回來,但總感覺色彩還是差了一些。
最右邊-0.3ev顏色稍微好一些,但因為調整亮暗部的關係,層次也不見了。

Raw檔好像會有些偏紫。

救回一些高光,紅牆的細節也回來了。

體驗了Leica X大概一周的時間,我想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此:

JPEG vs. Raw

這個問題我相信也不會只在Leica X上發生,
Q也有、D-lux也有、之前用過的Leica T也有。
(為此我送比賽送過JPEG直出的照片...)

Jpeg檔的顏色很正點,
在整體光差不大的情況下,可以給你很柔順又細緻的層次,
優異的色彩還原非常漂亮。
說淺白些,就是很「人文味的徠卡」該有的表現。

Raw檔的動態範圍和T差不多,13檔左右,
高光不要差太多都可以救,低光都可以叫回來再修層次。
但是在顏色上比較頭疼,
可能要自己建立色彩描述檔,才能夠獲得最接近機身的色彩還原。
基本上在紅色的表現算接近,其他畫面會偏紫,黃橘色差異較大。
在調整光差的時候,也會打亂了既有的光影層次...
(Well,也有可能是我自己不會調...)

所以在正常的情況下,
我會傾向使用直出的Jpeg檔來獲得心目中「人文味徠卡」

Raw的用途大概就是處理高反差環境、
或是真的要修回什麼細節時再使用,

或者是:曝光歪掉的時候。

這就是我第一天磨合時遇到的問題

LCD vs. EVF

Leica X的螢幕中規中矩
(但和X1、X2、X-E那種只有23萬點的螢幕比起來好像升級不少),
沒有EVF使得在戶外拍攝時,使用LCD判斷曝光很容易出錯,經常補太高。
回來要使用Raw檔處理、就又會面臨前述色彩歪掉的問題。

第一次帶Leica X出門是去蘭嶼一趟,
在陰天的情況下讓我曝光常常誤判,
回到電腦上才會發現拍攝當下補ev補太亮了。

有個補救辦法是利用預覽的histogram先掌握曝光分布,
但我觀察histogram有大概正負0.3ev的彈性空間,在這範圍內都不會超出,
在正常情況下,也會有亮暗分布:白色的要比較亮、黑色的要比較暗,
所以利用Histogram求得精準曝光下沒有太大意義。

在戶外環境要獲得精準曝光,可能就要依賴EVF。
偏偏Leica X的EVF接點更新了...
舊款X2和X Vario的金屬接點都在熱靴之外,甚至同期的X-E也是。

X2、X vario、X-E

偏偏、偏偏、偏偏,
Leica X和Leica T設計相同,
採用了新的含金手指的熱靴設計(類似SONY MI)。

舊款的熱靴是找Olympus合作的,可以撿Olympus VF-2來用,
全新的出清品6000有找,一模一樣的規格,
堪用的144萬點(等同a55、a33、a6000的規格),好用的腰平取景,
重點是不用去買貴鬆鬆的Leica EVF2。

左EVF2 右VF2

新的熱靴是Leica自己搞的,
沒有olympus的替代品可以找,只能買原廠貨。
全新的開價接近20K,二手也要10K以上,
足足一台ipad的錢...
雖然畫質升級到236萬點、一樣有腰平,
但沒有O家的替代品,真的價格方便比較傷(正面居然沒有Leica字樣...)

萬惡的新接點

往好處想,大概是新規格支援T、M10等等新世代機子,
之後萬一不小心手滑都還能用吧...

所以我還是把這幾個問題綁在一起:

JPEG vs. Raw;EVF vs. LCD

要有好的色彩與層次,要優先使用JPEG。
要使用JPEG,曝光就不能爆;
使用LCD曝光容易誤判,只好買EVF。

但是EVF好貴啊........
只好繼續存錢了嗚嗚

現在我的解法就是使用全區測光,
盡量不要主觀的去加減光,要也是仔細確認再動手(ex.到陰涼處看)

依照目前的使用體驗,其實Leica X的測光還算準,自己有時候主動調整反而容易出錯。

以前我認為沒有EVF的機子,會沒有框取與凝視物件的感覺。
用了Leica X倒沒有發現這樣的問題,可能是自己進步了吧xd
用起來除了測光耗神些,其他還算開心。

值得一提的是,
徠卡在高光全爆的情況下,暗部色彩的保留還挺厲害的。
所以要就讓他爆吧(誤

伍、F1.7的實用性

會談到F1.7的實用性,必然是要與X2和X-E來比較。
X1、X2、X-E都還算是Pocket DC,可以塞進口袋的那種。
X則因為更大一號的鏡頭而完全無法塞進去。

大家認為是因為光圈加大之故,讓鏡頭要跟著變大。
但這光圈加大的實用性、又受限於徠卡自己的程式設定。

大家追求大光圈不外乎散景,
但在近拍求散景的情況下,鏡頭素質備受考驗。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鏡頭在macro微距模式下會限制光圈。
(例如富士X100系列)

Leica X也會自動縮光圈,而且縮到我覺得有時候太龜縮。
在你覺得正常的距離內(沒有特別近),機器會自動幫你縮到F2.2左右。
這樣我買F1.7的意義何在?
為什麼不要拿F2.8的X2和X-E就好?
還能塞進口袋呢!

F1.7 1/40 ISO4000

後來試了試,F1.7的主戰場可能還是夜拍吧~
Leica X的高ISO其實出乎意料的OK,
ISO3200可用,危急情況6400也是可接受的。
拿來拍夜景也是能拍出不少好東西,不會遜色別人太多。

陸、競品比較

雖然這次買相機的邏輯是「徠卡優先」,事前沒有特別比較過競品,
但還是不免俗的以過去的經驗寫一點比較。
(一樣托那位長輩的福,他收藏了很多「很有個性」的高畫質、高品質隨身相機,也都很大方地借我試用。)

我們就把定焦DC拿出來討論。

同樣APS-C片幅的相機,有28mm和35mm兩種焦段,
28mm有經典的Ricoh GR系列、對焦不期不待的富士XF10、暴力畫質Sigma DP系列,
35mm則很神奇,只有Leica X系列在做。

更高階一點,FF的部分一樣有28mm與35mm之流,但技術門檻高,廠商少。
28mm有Leica Q系列
35mm則有SONY RX1系列、與目前看起來胎死腹中的Zeiss ZX1。

如此這般地把各家產品列出來,就發現Leica的商品定位很厲害,都能找到市場上的空缺、找到自家產品的niche。

我自己長期體驗的隨身機有X1、RX1Rii,短暫上手的則有RX1和Q。

X1的操作體驗和X差不了多少,優異的光圈快門手動控制、好用的轉盤、還不錯的畫質等,缺點大概是對焦慢很多、和有點多的小bug。

RX1Rii則是令人驚豔的產品,機身整體大小不會比X大多少,但感光元件是FF尺寸,那顆蔡司的35mm F2鏡頭畫質也很棒。
我自己也短暫摸過第一代的RX1,以當年的技術力而言已經是非常厲害。
RX1Rii換上了42MP sensor、7Rii等級的對焦、內建的EVF,技術上更加完備。
可惜的是當我拿著RX1Rii時,或許是我的比較對象是7R2,當時拍起來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特別吸引我之處,反而到處讓我覺得尷尬。

Q則是比上述兩台都大得多,28mm的思維使用起來也與35差很多。

以前我都是帶50mm定焦為主,觀點清晰,但常常退無可退。
35mm廣了些、可以帶進更多畫面,
當我需要特寫時其實也不難,只要多走進一步就好。

當年使用RX1Rii時覺得35mm很尷尬,要特寫不夠大、要大景又不夠廣,
但當自己今年再次拿起35mm定焦的相機,才發現35mm的魅力,
他的尷尬倒過來說就是充滿可能,可以退一步變廣、可以踩一步變近,
而且不曉得為什麼,Leica X總有種讓你一直拍下去的慾望。
當然,FF的畫質依舊比較扎實,是APSC再怎樣都打不贏的地方。

柒、Other Pros and Cons

1.對焦速度

外媒寫說是對比式對焦,就對焦行程的跑法確實應該是對比式對焦。
對比式的速度不能和相位式相提並論,
但準度上比相位式好些,就像是個百發百中、但準備期長的射手般。

在操作上,善用對比度大的邊界可以提升速度(其實任何相機都是如此)。

和我一樣是對比式對焦的X-E1相比,快了不少,個人認為有RX1的水準。

2.畫質

畫質部分,可以分為Sensor本身與鏡頭素質兩部分。

整體而言,
和RX100等1吋口袋機相比,絕對是樂勝
(尤其RX100的鏡頭紫邊問題很大)。
和RX1等FF機比,絕對輸。
好玩的是與同樣是APS-C的XE-1相比,X-E1的畫質扎實到可以和FF一戰,
或許就是第一代富士感光元件的特殊排列(也就是非傳統Bayer排法)所致。

鏡頭素質部分,
F1.7底下鏡頭可用,沒有什麼紫邊等等問題,變形也極小。
銳利度的話,會感覺有"平均水準以上"的"軟",
F8有最好的銳利度,但仍舊沒有非常銳。
利用DNG檔轉出Jpeg會有所進步,細節也更多。

感光元件方面如前面所述,和Leica T很像,
好玩的是德系的高ISO走顆粒變大、色彩雜訊不多的路線,和初代X1差不多。
X1我能接受的上限是1600,X我可以接受到6400。

總的而言,和二手同價位的RX1比,
或許是輸在片幅,畫質並不算傑出。但至少算堪用。

3.操作

整體的操作和X-E1相去不遠,都需要雙手並用。
握持的手感因為前述轉盤的突起、與圓角收邊,抓起來挺舒服的。
十字鍵的手感與回饋是我用過最好的。

唯一可惜之處在Focus鍵。

Focus鍵在左手處,單擊改變對焦模式:單點、11點、臉部對焦,
長按一秒在單點模式下可以改變對焦位置。

這種操作設計很莫名,
在需要快速改變焦點的情況下,還要先等待1s以上很不具有效益;
再者,這個按鍵很不好按,
常常按了一陣子卻進入改變對焦模式、無法改變對焦點。

更可惡的是,右手十字轉盤的下鍵是空的!

Leica明明可以把這個功能獨立到一個鍵上,但他們就是不肯。
齁,氣氣氣氣氣。

4.選單

如果把每家相機的選單表現當作女友的話,
Leica就是個超級傲嬌,話很少的女友,該有的調整有,但不會多給太多;
Sony相較是聒噪、喋喋不休,卻百依百順的女友。
(雖然我沒有女友QQ)

Leica的選單只有四五頁,
大致上就是影像品質、底片模式、時間、休眠等等的設定,
完全沒有自訂按鍵的空間。

有時候要切換雜七雜八的功能,像是Flash Air、改變底片profile等,
就要跑進選單跑一輪,雖然選單很短,但也是挺花時間的。
但單就"拍照"這件事而言,操控性絕對是足夠的。

捌、總結

這篇寫得有點亂,不如以往發文有架構、有次序的討論。
我想大概就是因為除了幾個大問題外,大部分都是足夠滿意的(satisfying),
好像要談一下、又好像不需要談,只好用補充的方式插入。

Leica X是台好相機,一直催促、誘惑你去拍照的好相機。
我想不管一台相機的電子性能如何,能達到這樣就足夠了。

更多樣張

第一天上手時拍的,窗戶的質感很厲害,
讓我覺得這台相機大有可為。

Leica X鏡頭的變形很小,
以這樣的焦段放在框邊,居然出乎意料的有拉長的效果,大推!

這兩張亮暗部動比較多...

ISO 6400也還算銳利

JPEG直出的色彩與層次很厲害

--

--

JustinLian_foto
JustinLian_foto

Written by JustinLian_foto

from the southern part of Taiwan. Full time story writer (Kind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