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TL遇上X,傳統與現代的道路之爭

回不去的徠卡之路…之二

JustinLian_foto
28 min readJan 26, 2021

在開始前,可以先回顧兩篇相關的文章
Leica T (Typ701) 上手把玩
Leica X (Typ113) 的一周心得
這篇文章會基於我對於T和X的感受、再來談我對於TL的感受。

淡水夕照

回不去的徠卡之路

去年忍不住誘惑,買了人生中第二台的Leica:TL。
搭配的是原廠Kit:VARIO-ELMAR-TL 18–56 mm f/3.5–5.6 ASPH標準變焦。

出手的原因,
無非是徠卡自身對於色彩的詮釋、對於影像質地的描繪,無人能出其右。

就如上圖淡水夕照,我沒有對顏色作調整,僅拉了一下對比、裁切、並對亮暗部進行微調,很輕易地就達成我心目中的模樣。

也如下圖的嘉義街景,雖然隔著一面玻璃,
Leica依然精準地捕捉了寒日的空氣感、甚至包含了一點冬季的情緒。

聽起來很玄啦,信者恆信

我的第一台純正血統徠卡相機是Leica X,
雖然一切都令人滿意,但定焦與變焦本質上的差異還是存在。

早在迎娶Leica X之前,我手上早有SONY RX100m3可以補補隨身變焦的缺。

但m3的顏色設定不是很好,下載了幾個Profile、甚至照著網路上的教學修正自動白平衡,依然未見改善。高光拉回來時,紫邊的問題也很嚴重。目前m3丟給老妹當攝影入門教練。

Leica TL在網路上的資料較少(至少我入手的時候是如此),大部分網路媒體都以新聞稿帶過。實體評測以第一代T和第三代TL2為主,尤其TL2的Youtuber評測多如過江之鯽。
TL在二手市場也不多見,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見她是我的幸運。

這讓我想寫些什麼,在網路上為這台相機留點紀錄。
(好啦一方面也是對點閱率的虛榮)

可能前提有點冗長、可能讀者在讀完後不會獲得可用資訊,我先說聲抱歉。

前陣子幫一位長輩看他為某相機廠商拍攝樣張、撰寫文章時,
我就一直在思考器材評測文該是什麼模樣?
如果只是要看解析度、紫邊、暗角等等硬體訊息,我不如上DXOmark看還更專業。

尤其對於徠卡這樣等級的產品而言,
我相信接受他的人不會只是在意那些數據,而會更執著於影像的「詮釋」。

我想我有體會出Leica之所以迷人之處,我也想試著把這樣的感覺寫出來。

同級競品比較

同級的Leica變焦選擇還有Leica X vario、D-Lux。

D-Lux

D-Lux雖然便宜得多,目前17K上下可以收得到;
新的D-Lux 7大概在30K初頭(< 35K),與我的預算範圍相去不遠。
但P家貼牌機(=LX100 II)的本質令人難以下手,且Sony RX100m3 1吋隨身口袋機的體驗,讓我覺得這類型的機器不會是個好主意。

Leica X-Vario

Leica X vario有著比X更高的評價,號稱小M機、有著高人指點的鏡頭。

當年新機售價也比X高出一截,
去年初二手價格還在45K,年底大約降至35~40K。

但價格與體積接近的情況下,我傾向選擇可換鏡頭系統。
畢竟換換病什麼時候復發,沒人說得準。
(我心中也有一絲遐想,以後臨床買個微距鏡用Leica拍口內照肯定很帥xd)

不入手X Vario的顧慮還包含:

  1. X vario的電池卡扣結構和X1一樣,會有年久失修無法固定電池(但是電池蓋蓋上頂住依然可用)的窘境。
  2. X vario使用EVF-2,和Leica X不能共用Visoflex typ020觀景窗,會是另一筆開支。我也不會沒事帶兩個evf出門。(對,我買了當年嫌過很貴的配件)
  3. X Vario的鏡頭是VARIO-ELMAR-TL 18–46 mm f/3.5–6.4 ASPH,等效換算28-70,是個不錯的焦段,唯一的缺點是望遠端6.4真的太小,5.6還比較合理。
    T系列VARIO-ELMAR-TL 18–56 mm f/3.5–5.6 ASPH就修正個這個問題,
    望遠端多送10mm、光圈還大一級,實用很多。

和前一代的比較

TL其實和T相距不遠,只是T的微幅升級。

左:T。右:TL

依照Leica官方新聞稿的說法,TL相對於T的升級包含:

重新定名的L-mount(T>>T”L”)

畢竟當初T橫空出世,連著18-56和23一同發表(當時還叫做T-mount),一時看不出未來發展性。一直到SL發表才有走下去的跡象,
目前FF有16–35、24-90、90-280變焦;35、50、75 APO發表。APS-C則有11-23、55-135、60macro等鏡頭,佈局尚屬完整。
近年更和Sigma、Panasonic合組L-mount大聯盟。

但必須先說,按照目前國內外網友測試的結論,
Leica TL支援原生的L-mount鏡頭(包含Panasonic、Sigma的Lmount),
但是不支援MC-21轉接Canon的鏡頭(可以轉接,但是電子訊號不會過)。我哭。

加大內存(16>>32G)

我主要還是習慣用記憶卡(Sandisk Extreme Pro),本來覺得這個功能很雞肋。但在連續兩天因為睡眠不足而忘了帶記憶卡出門時,我深深感謝這個功能拯救了我。

相機上的連接介面是micro-USB,若要直接連接,對現在type-C時代而言,不甚方便。(但TL2有Type-C,各位啊,徠卡居然跟上時代了)

傳輸機身內的檔案不一定要透過micro-USB,可以選擇照片→拷貝進SD卡,只是速度很龜、加上此時不能進行任何操作。小麻煩。

增進AF-C能力

萊卡的AFC什麼時候能信了?

支援SL鏡頭的OIS
可以轉接R-mount

以上兩點目前沒有體驗到

新的TL app

這有必要說明一下,這是之前在T上沒有體驗到的。
(當年只有ios有app,而我又沒有IOS系統的設備)

TL最新一版的Firmware是2.4,必須搭配Leica FOTOS這個App來使用。
所有的Leica相機,上至S下至D-Lux一個app解決。但缺點是bug好像頗多&必須要內購解鎖更多功能。

內購就算了,還是訂閱制,年費約2000元。
偉哉徠卡

因為看到APP災情頻傳,我不敢升級。目前只升到2.3。

Firmware 2.3還不支援Leica FOTOS,但是可以使用"Leica TL"這個app。
IOS已經下架,android找一下都還有apk可以裝。

2.3版的連線邏輯其實很不錯,可以使用

1. 直接連接
1a.網頁連接
1b.app連接
2.透過路由器
2a.網頁連接
2b.app連接

透過路由器的功能有點像是在工作室即時傳檔,
把Leica TL連上router之後就變成從區網(內網)存取。

直接連接比較適合在戶外、走走拍拍想上傳FB時使用,
跟Sony Image Edge一樣,缺點是使用時手機就不能連外網了。

L牌相比Sony Image Edge有個好處,在wifi連接的當下,相機依然可以繼續拍照,不必等檔案抓完。(至於兩家wifi當機的機率,半斤八兩啦~)

不論哪種連接,最後都是選擇走根目錄Web圖庫(192.168.1.1)或APP,

Web圖庫的好處是跨平台,
無論Android、IOS、Windows都可以直接透過瀏覽器看照片。
不過要注意的是,直接點開來看到的圖是"小圖",大概1.7MP,
必須要按(FULL RES↓)才會跳出大圖。
我都是直接對著FULL RES↓按「另存連結」比較快。

Web圖庫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抓大圖,
且大圖直接進到下載資料夾,不會亂跑進APP內存占空間。
缺點則是不能遙控。

Win 10上的Edge
Android
iPad OS

App連接可以遙控相機,也可以抓圖,但是只能抓小圖不能抓大圖。

雖然遙控相機聽起來很潮(尤其是對Leica而言),但TL的wifi相當不穩定,
建議不要對這個功能抱持太大的期待、想拿來拍合照之類。
光是斷訊、lag就會讓你崩潰,不如乖乖使用自拍延時比較實際。

我大部分是使用網頁直接連接,
至少載入、下載圖都看得到進度條,比較方便掌握問題在哪裡。
App偶爾會當、當了也不知道是誰的錯,且斷訊問題讓遙控無用武之地。
(一個金屬盒子的訊號能好到哪裡去啦)

*BTW,不建議試圖改變wifi名稱,Leica TL這個app不大聰明,
有時候認不出來連到自己家的相機。用預設的將就就好。

總結外觀、操作、性能,目前暫不覺得和Leica T有明顯差異。
有大改變的應該是我吧!

回應自己在2018寫的文章

當時羅列了七個優點、八個缺點,包含:

優點:
1. Sexy Body
2. Full Touch Screen
3. 鏡頭做工扎實
4. 握感良好
5. 閃燈比想像好用
6. 色調
7. Raw檔好處理

缺點:
1. 畫質
2. 轉盤位置
3. 測光與參數不準
4. 光軸
5. 拍攝的完整區 域
6.選單設計太深
7. Play Back設計很莫名
8.鏡頭品質

稱讚與平反

優點依然是優點,維持得很好。
部分缺點在更長期體驗後,有必要給予修正平反。

優點+0:色調

之前用Leica T都是用底片模式:標準std拍攝。

在熟悉Leica X後,我現在使用Leica的色調設定都是VIV艷麗,
且反差、瑞度、飽和度都+1格。這是我目前最喜歡的風格。

基本上Jpg直出就能用了。

均JPG直出

優點+1:鈦色

TL相比T/TL2兩個世代,有個獨一無二的選項:鈦色Titanium-colored,
相比於銀色的耀眼與黑色的沉穩,鈦色是最平衡的選項。

我已有銀色的X,T系列的銀色比X更死白(X至少還有搭配咖啡色皮革做平衡)。黑色的機身搭配全鋁合金也不好看,既不黑、也不鋁。

鈦色的平衡在於有著「閃亮的低調」,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

且鈦色版本相較於黑/銀色版,在邊緣導角上做得更圓順、手感更好。
(我猜是太銳角不好鍍)

只有鈦色版本有多做導角

優點+2:USB Charging

我忘了T是否支援USB充電,但至少TL是支援的,在外面可以救急。
但是不支援邊充電邊使用就是了。

缺點-1:畫質

後來我再去爬文,有一說T的16MP sensor和nex-3、GRII同一片。總之沒有5n的高ISO那麼好。

之前T在DXOmark上測試的動態範圍大約是12檔多,TL體感約好半階。

和我的X相比,比較有感的是高光的還原。
我的曝光設定都是全區平衡測光,且維持-1/3 EV的邏輯。
X我常常需要對亮部-100、甚至再-0.3~0.4EV才能還原出我要的亮部,
但TL不用,亮部-50就很夠了。
(也或許是曲線設定不同?使用TL時我常常拉白色+30~50以求"光澤")

高ISO方面,或許是我對於雜訊的要求變寬了?
目前我使用Leica TL的auto-iso可以接受到6400,畢竟有畫面比沒有好。
而L家的雜訊處理也沒有那麼不堪,有時候反而是充滿顆粒感的味道。

ISO 6400 DNG轉
ISO 6400
ISO 6400再增感1ev

缺點-2:選單設計太深

這部份是我的錯誤評價,我以前使用T的時候不知道選單可以自訂(抹臉

第一層的選單是可以自己設定的,可以拖曳到指定位置、可以新增、可以刪除,操作邏輯很像Sony的快選FN鍵。

第二層選單才是完整選單,但是L家的選單再怎麼完整,都不會如S家複雜。
這部分我給還算正面的評價。

缺點-3:鏡頭品質

當年我把Leica的18–56和Fuji的18–55做比較,當時的我只在乎光圈、售價,而給出"我覺得 Fuji 18–55 F2.8~4這顆鏡頭屌打 Leica 18–56 F3.5~5.6幾條街 "這樣的結論。

當時的我真的太年輕。

這顆鏡頭當然有紫邊、邊角畫質衰退、光圈太小、售價太高等問題。
但徠卡的Tone是無人能及的,光是這一點就夠了。

在我所及之中,沒有鏡頭如徠卡可以兼具光影層次的溫潤、又有清晰的立體感。「徠卡的鏡頭,有著文學的眼睛」這是我聽過最準確的形容。

18mm端
中心100% crop
邊緣100% crop
56端
100%裁切

另外一個值得稱讚的是變形,
Leica花了很大的工夫去校正變形

這是原廠說明文件的資料,小小一顆鏡頭裡就塞了兩顆非球面鏡,
對一個18-56 F3.5~5.6規格而言的鏡頭而言很不尋常。
(但是考量近六萬、直逼鏡皇的售價...Fair)
(BTW,Leica原廠的資訊給的超足,推薦大家下載鏡頭手冊來看數據。)

之前我曾抱怨過這棵鏡頭的廣角不如預期,
使用上就距離而言確實不如18*1.5=27來得廣,大約是28以上。

但所謂"廣角"還是看人怎麼使用,
論視覺張力,其實是可以透過物件安排達成的。
上面兩張都是18mm拍的,左圖視覺上就是比較開闊。

所以該怎麼評價這顆鏡頭呢?

回過頭來,就是體積與光圈的對決。

(先設定一下對手)就價格而言,他的對手絕對是各家24-70、17-55 F2.8的鏡皇們。

體積而言,APS-C系統的成像圈小FF很多,所以拿24-70來比有失公允。
規格上較接近的可能是Sony E 16–55 mm F2.8 G與FUJIFILM XF 16–55mm F2.8 R LM WR,

Fuji 16–55 前玉77mm、655g,大到和FF的2470相去不遠。Sony的1655G我有短暫摸過幾次,大小相當令人驚豔,前玉只有67mm、494g。而18-56呢?前玉52mm、含遮光罩不到300g,就是個kit的大小。

光圈,F2.8重要嗎?
其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場合不會用上2.8,我大部分都是>F5.6在拍攝,
在較暗的環境中,F2.8和F3.5相比也沒太大優勢,不到一檔。

再者,Leica的景深從來都不是用光圈虛化來控制的。

這是Leica官方介紹APO-SUMMICRON-SL 50 f/2 ASPH用上的圖。

Leica的景深、立體感來自於鏡頭設計底層的micro-contrast設定,
光圈只會影響到近光量的大小(T值),而不大會影響到立體感。

56mm F"6.3" Leica的紅色真的無可挑剔
48mm F5.3

所以我認為:
足夠小的體積 x 剛好的焦段x 夠用的光圈 x 扎實的畫質 x Leica的立體感
就是這個這個鏡頭的評價。

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Leica APS-C規格是23.6x15.7mm,比Sony的23.5x15.6mm略大一些,但Leica自己在標示等效換算時,卻是轉換成28-85mm,不只是x1.5,而是1.52~1.56之間。
這部分的光學我不甚了解,還需高人指點。

18–56換算成28-85

28–85個人認為是相當實用的焦段,
尤其85端加上徠卡特好的立體感,拿來拍一些人像還不錯用。

見仁見智的優缺點

轉盤位置

這件事情真的是看個人習慣。

一開始拿TL一陣子,以為自己習慣了。但回去拿Sony A7r3拍了幾場照片後,回來用TL還是誤觸內側的EV轉盤。
偉哉徠卡

測光與參數不准

這個問題從Leica X就有了。
差別在於自己有經驗、知道怎麼處理。
多拍幾次,Lightroom開DNG對照一下,不出一個禮拜就能搞懂。

光軸

依舊討厭的一件事情。
尤其之前run矯正科時,需要使用照片進行對稱度的分析。
TL因為光軸和螢幕有偏差、導致我第一次拍攝的照片都不能用,
放回大螢幕看很明顯的歪一邊,使用Upright也無法校正。

解決方法就是拿出我之前買的Visoflex EVF,結案。

我很努力抓平衡了,但還是歪歪的,沒有X那麼直覺。

Play Back設計很莫名

可能操作熟悉就好了?
關鍵在螢幕左緣,由下往上滑出。

我最後是因為買了一個蝦皮海外$199的皮套,
皮套很神奇地露出一小段螢幕左緣邊框,順著這個位子往上滑,目前百發百中。(但這個皮套有個缺點,曾經無故螺絲鬆了整個掉下來。)

自拍設定

這個真的很玄。

大部分廠商的自拍設定是設定了就一直維持,Leica不知道哪根筋拐到,設定是拍攝"一次"後自動回復。

這點在一起拍攝大合照很方便,拍完就跳回去,之後要拍東西都不會按了快門突然意識到:啊忘了改掉自拍延時。但缺點就是在沒有帶快門線想拍夜景時,每拍一次就要重新設定一次。

傳統與現代的道路之爭

講了這麼多,終於要呼應主題了。

這件事在之前的兩篇文章都有約略提過,
就好像是第六感作祟般,早就存在、卻難以證明。

在寫Leica T時,我在結論這麼說:

不到半年, 2017年 11月,Leica繼續出了 T-system的新機:CL。

剛發表的時候我非常興奮, 除了名子和當年的 Leica CL致敬外, 他的電子性能和 TL2相同、更內置了一個 EVF(我拍照必用 EVF,比較穩定精準), 機頂上有 LCD顯示參數、雙轉盤+自訂義按鈕, 背面按鈕密密麻麻、還有十字轉盤, 基本上就是一台縮小版的、Aps-c size的Leica M10。

當時我以為 Leica洗心革面、痛定思痛的檢討了自己在 T-system上做錯了什麼。 甚至重開了一個 CL編號重新開始了 T-system。

實際這樣深入的玩過 Leica T之後,我發現我錯了。

CL會是一台操控感很好的相機、是一台我可以拿來工作的相機。

但 T是一台我願意拿在手上感受的相機, 整個鋁合金外殼的設計、選單的設計,都簡潔得太美、太有未來感了。 好像在暗示相機的 next promosing future,Leica不落人後似的。 而 CL不過是 Leica懶得開發新的鏡群、所以順手丟進T-system的非嫡系親屬吧!

在寫Leica X時,我整理了這張圖,寫了下面的文字

紅色框框的區域,我認為是 Leica對於 X系列很重要的摸索期,
自隨身型的伸縮鏡頭版 X1與 X2後,
徠卡先是丟出了帶 28–70變焦鏡頭的 X Vario,
在隔年又發表了光圈升級 F1.7的 X,和維持原本 F2.8伸縮鏡頭的 X-E。
這三台我傾向把它放成同一世代。
在差不多時間,對L-mount MILC相機的挑戰也開始了。
對應他廠局勢,也正是MILC起飛之時。

L-mount的部分,
CL與 TL2我都玩過,是非常截然不同的產品,
CL比較像是傳統 M機的APSC版本,
有蒙皮、在旁軸位置的EVF、圓角等,論操控性勝過TL2。
TL2自 T延續而來,對用過 T的人來說可以說是了無新意,
但也可以說是維持的 T系列優秀、性感的鋁合金機身設計。

我認為徠卡始終對相機復古或現代的定位喋喋不休。

源於2013~14年,徠卡發表了復古變焦的X Vario、 新潮變焦/定焦的T、 復古定焦的X,三種機型同步問世。隨著M9一起發表的X系列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X系列好歹在當年也是Leica前幾台數位化機種,在M9、M系列鏡頭之外,
「如果只能有一台相機,不能換鏡頭,什麼是答案?」

我相信X1就是。
輕便、隨身、畫質好、35mm徠卡精神所在。從Leica走出135、RangeFinder這個市場以來一直如此,即便後有SLR的追趕,135 RF依然以此屹立不搖。

但在13~14年的一陣胡亂摸索之後,最終的產品發展證明,X系列在T系列當前不堪一擊,代表著「現代」、「科技」的T擊敗了以小M機為號召的X,T、TL、TL2勢如破竹的把APS-C產品線打包帶走。

但情勢在2017年底反轉過來,短短半年間CL橫空出世,再度帶著小M機的光環:有皮革的機身、Built-in EVF、仿Range Finder外型、充足的轉盤與按鈕,宣示著一種「本格派」的回歸。

行銷文宣與店面中,雖然仍有TL2的篇幅,但明顯不如CL受親愛。
TL2是不容忽視的長子,但CL更是得人疼愛、個性像爸爸的二弟。

在入手TL後的這陣子我主要都拿TL拍照,也讓我一直思考該不該把X送走。

X與TL在年代上相近(畢竟TL和T相去不遠,T和X發表差不到半年),
硬體規格也差不多,都是一片16MP、APS-C的感光元件。

X的35mm定焦、機頂三轉盤(光圈、快門、EV)、機身蒙皮、左手按鈕、拇指放置位,就是徠卡本格教義派會堅持的。

T碩大的觸控螢幕、全金屬機身、高科技、完整變焦鏡等等花俏的功能,除了進步、更可能對基本教義派而言是種叛逆,忤逆了某種「徠卡就是RF、就是只能拿來拍紀實攝影」的堅持。

近幾個月來唯一用X拍了模擬臨床技能教學,因為我忘了帶TL出門,背包只帶了X。

— — — — — — ↓這一段是Leica X拍的 ↓— — — — — —

— — — — — — ↑這一段是Leica X拍的 ↑ — — — — — —

X的SUMMILUX-M 1:1,7/23mm ASPH(等效 35mm)貴為定焦鏡,階調比VARIO-ELMAR-TL 18–56 mm f/3.5–5.6 ASPH來得細膩些,發色也較清亮(也有可能是機身profile差異)。

但因為變焦與定焦本質上性質差異太大,暫不討論兩台相機的鏡頭。

且從鏡頭到Sensor,不論是本格的X還是現代的TL,我認為Leica依然遵從著一致的標竿、同樣對影像的想法,去形塑影像的質地。

所以本格與現代之間的差異,只存在於「怎麼讓攝影者去使用這台相機」。

但這件事情又有那麼一點Tricky了。大部分的人會認為按鍵越多的相機操控越好,但事實不必然。

所謂按鍵越多、操控性越好這件事情,是建立在要用「摸」的操作上,通常是因為眼睛對著觀景窗,此時必須用指頭調整參數。

但實際上不論是X還是TL,都沒有內建觀景窗,都是盯著螢幕拍照,
不大需要在看不見的情況下操作,此時X不會比TL有優勢。(當把Visoflex EVF裝上去,進選單卡得要死,不要當機或lag就天主保佑了。)

作為高度仰賴相機測光與對焦功能的人(數位時代出身,太硬底子的功夫我沒有),我最常用A或S模式搭配auto-ISO,所以只要兩個轉盤就夠了。說起來X也只比TL多一個轉盤(3比2),在我的使用習慣下沒有優勢。

X的右手十字鍵、左手快捷鍵等,也沒有明顯優勢。畢竟我不會一直調整對焦模式、白平衡、ISO等,大致都是動一次可以用很久的東西。

當初買TL的理由之二,是X更改對焦點很麻煩,必須要長按Delete/Focus按鈕後用十字鍵改位子,因為長按Delete/Focus的手感並不明確、要等有點久,常常畫面抓不到。
TL的觸控螢幕可以直接點選對焦點,我當初盤算這樣應該比較好對焦。

實際體驗下來,確實是比較好改對焦點。但在觸控對焦下對焦並不準,會誤差個2~4cm。縮圖可以用,一旦放大就會破功。

所以當我要求精準的影像時,我還是會選擇單點對焦,若要改對焦點必須進到:

第一層menu
→選擇對焦模式
→單點對焦[ >]
→觸控選擇或用雙轉盤調整位置
→然後再回頭按
SET才會設定,直接半按快門不會調整。

沒有比較方便。
(若真要比較,X略勝一籌在於從AF換MF時,X只需要轉動對焦環就會自動進入MF、開啟MF放大輔助;但TL必須進入選單切換AF、MF模式。)

就我而言,兩台相機的使用者經驗半斤八兩。操作速度沒有因誰是復古、誰是現代而更快一些,影像品質也沒有折損。

若真要不理性偏心的說,

Leica X的快門聲輕巧很多、近乎無聲,且是鏡間快門。35mm的定焦鏡設定,對於攝影玩家、熱愛影像的人充滿趣味。
是種「人文正宗」的精神勝利。

Leica TL配上VARIO-ELMAR-TL 18–56 mm f/3.5–5.6 ASPH,則是台很親民而實際的相機,傻瓜也會用。我可以很輕鬆地把它借給不會用相機的同學,依然能獲得好照片。(沒學過攝影的人都不大會用定焦,但其實平常的手機鏡頭就是定焦啊!)
TL本身沒有太多的情壞,卻依然能感受到Leica的細膩與別緻(和雞掰)。

兩台相機即便不當相機,依然是工藝品。
只是是風格截然不同的工藝品。

作為開創135規格的領頭廠商、也看著曾經的好夥伴柯達死在沙灘上,徠卡一定知道時代脈動如何影響相機產業。即便過去歷經SLR的挑戰、RF屹立不搖,仍不代表Leica會在下一波浪潮中仍然穩健。

雋永與過時,只是一線之隔。

T系列我認為對Leica而言,是百年大廠試探性的一步。Leica當然留了不少後路,初代T登場時的M-mount轉接環、乃至CL的登場,都代表著Leica的大觀視野,絕非貿然猛進。Leica對於自家產品的定位也一向精準。

這是Leica TL發表時同步發布的廣告,點閱率不高,僅兩萬初頭,也是少見負評比正評多的Leica廣告。很多人在底下留言
"你是不是上傳錯影片了?" "這是我看過最糟的相機廣告"

其實透過這個影片,我更了解Leica在想什麼。

相比M與X系列的「人文精神」,T系列更是種「時尚」、或是更契合的跟著數位與當代影像文化走著。

在影像不再那麼慎重的時代,已經沒有人錙銖必較的等待那決定性的瞬間、計較那分毫的構圖。紀實攝影、人道關懷等精神,只留給了本格派的苦行僧們。

"Photography works as a retroactive instrument, where images subtly suggest the photographer elements for inspiration or solutions to design problems.”

如Leica Camera Blog所述,TL代表的是一種瑣碎紀錄中無中生有的創造力。
是個紀錄的工具,不代表著至高無上的見證與鏡頭霸權。

今晚,你選哪一道?

我最後還是決定留下Leica X,主要是鏡群搭配的考量。
(暫時還不缺錢買新相機…)

有時候出門拍照一整天得帶上完整大三元時,我沒有什麼理由再帶上TL+VARIO-ELMAR-TL 18–56 mm f/3.5–5.6 ASPH,這組會和24-70 F2.8焦段重複的東西。

此時X的35mm F1.7就占了不小的優勢,帶上他可以補一些低光、需要大光圈的場景。就像當年我多塞一台X-E1+ 35mm F1.4去日本一樣,半夜吃個一蘭不想背太重的相機出門、或是轉換飯店行李太重時,這類型的小相機就能派上用場。

斷捨離一些,只帶16–35和70–200出門時,我也會多投給X的35mm F1.7一票,畢竟要補35–70間的焦段,35mm F1.7離中間值50mm F2.8差距較小。

Leica TL+VARIO-ELMAR-TL 18–56 mm f/3.5–5.6 ASPH 比較像是今天只是去國華街吃點東西、去真善美看個電影、再去喝個咖啡看點書時,會帶上的街拍相機。他很獨立,但目前在我的團隊中找不到niche。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樣張們

均用DNG檔以Lightroom對光影修正(對比、亮/暗部、黑/白色),
顏色基本上都沒有動過(Adobe顏色)。

Any feedback is welcomed !

--

--

JustinLian_foto

from the southern part of Taiwan. Full time story writer (Kind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