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攝影:APS-C與FF該選誰?

還有一點選購建議

JustinLian_foto
29 min readDec 29, 2021

在教學醫院的診間現場,我看到的多半是百微鏡頭配上APS-C的機身,
有的是低階的百位系列(e.g. 700D、N家D5700)、
有的則是中階的十位系列(e.g. 77D, N家D7200),
只有少數醫師使用全片幅機身。

我相信牙科醫師
(1) 不至於沒錢到不想投資全片幅(Full Frame)機身
再者,隨著近年平價化全幅席捲市場
(2) 全幅相機越來越接近入門市場

全幅相機應該是可以被納入考慮的。
那為什麼大家又都使用APS-C相機呢?

若使用關鍵字搜尋,我相信會看到很多過去的、不明所以的文章,
其中可能包含粗淺的「全幅至上」、「APS-C就是殘幅,時代的產物」,
或是詳細論述說「全幅鏡頭的邊緣畫質較差」、「全幅畫質較好」、「全幅景深較淺、有空氣感、較通透(???)」等等的"感覺名詞"。

問題之一在於全幅與APS-C的差異難以量化、直接比較,
另一方面,這些問題的解答都對於牙科不甚相關(non-specific)。

簡單的翻閱前人的牙科攝影文獻

Dr. Carlos Ayala認為全片幅很重要,解析度較高

Dr. Kris Chmielewski在Dentsply Sironna的 Clinical photography manual中則提及 "Both types can have the same number of pixels and resolution. The size of the pixels is crucial to image quality. In dental photography, the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the final photograph is not recognizable. The advantage of a full-frame camera is mostly noticeable in portrait photography with shallow depth of field. The advantage of an APS-C sensor is bigger depth of field and lower price." 他認為FF和APS-C的畫質差異並不明顯,FF贏在拍攝人像時的景深較淺,APS-C較深,且價錢較便宜。

執業幾年、有在玩攝影的學長跟我說:

他即便有C家R5機皇,也選擇使用APS-C裁切模式拍攝的原因是操作距離。
這是我過去沒有看過的理由xd

因緣際會下相繼入手了兩台旗鼓相當的機身,
兩台的最主要差異就在全幅與APS-C,其他像素、價格、Dynamic Range、Color Depths都差不多,很適合拿來比較。
為了決定到底哪一台可以留下來,我決定來做些測試,也順手將這些測試集結分享。

藉由Canon 6D與7DII這兩台規格大致相近,
只差在FF和APS-C的相機,我將討論:

1. 若畫質不是第一個考慮,APS-C在臨床的操作性會比較好嗎?

2. 牙科的場景條件,FF的畫質真的比APS-C好嗎?

最後也會分享我的觀點的新手選購建議

其中測試條件包含:
機身均使用最新版韌體
鏡頭均使用同一顆Canon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紅圈百微
使用同一等級的Sandisk Extreme Pro 32G記憶卡
檔案紀錄格式均為全尺寸Raw+ Jpeg
均使用同一套診療椅,
且測試環境使用X-rite Color Check Passport進行相機發色校正
後製修圖使用同一版次Lightroom與Photoshop

其他網路上的測試文章,應該很難做到這麼細了吧xd

左7D2 右6D 使用Color Checker校正後 白平衡使用灰卡訂為5600K

於理,我是站在APS-C這一邊。
牙科的拍攝環境以低ISO為主、利用閃燈做為主光源,
此時全片幅高ISO訊噪比良好的特性未必顯著,
其次,全幅較淺的景深可能使操作較為困難。
(但景深必須建立在等校焦距的前提下,這等下會談)
APS-C輕便短小的機身或許更得人心。

但於情,豈有拿得了FF還退回去拿APS-C的道理?
且6D的實際重量比7DII還輕…

科普時間:什麼是FF? 什麼是APS-C?

(建議讀一下打底 銜接一些解釋的基礎)

1. 若畫質不是第一個考慮,APS-C在臨床的操作性會比較好嗎?

1.1 APS-C的景深較深?

問題與答案的本身,都必須注意前提。

同樣距離、也就是同樣放大率的情況下,
使用APS-C(7D2)和FF(6D)拍攝同一個測焦版

左7D2 右6D (Both: ISO 800, F 4.0, 1/100s)

此時視野的差異來自於APS-C比FF感光元件小(像屏小)的天生差異。
看起來好像APS-C比較望遠,但實際上這樣的差距來自於視野差異。
回顧之前我的文章裡的例圖。

我們可以疊圖回去,使用SpyderLENSCAL的中央格子作為基準,
6D(FF)在下,而7D2(APSC在上,紅框)
應該就能理解APS-C相對裁切的概念。
鏡頭本質不變,所以透視、焦距等等性質都不變,
只是APSC看起來比較窄而已。

套上理想APS-C視角時的黃框,
雖然和實際紅框相比有點變形與誤差,但相去不遠,
代表這個位置應該是可信的。

放大看對角尺,疊圖位置在+/-2cm內誤差<1mm;+/-3mm內誤差<1mm,在5%之內。

若此時把兩個對焦尺並排,
我們就可以看到景深(Depth of field, DOF)有多長

請以分辨黑白線為準,
左右圖的景深誰比較深? 誰比較淺? 又誰是FF/APS-C呢?

根本一樣呀! (左7D2 右6D)

同樣距離的前提下,景深沒有差別。

畢竟APS-C對應FF的關係就只是"裁切"。

那不同距離,同樣視野下呢?

如同前一篇所述,APS-C因為像屏較小,而產生較小的視角,
此時若要在FF上擁有同樣視角,可以選擇
1. 較大焦距 或 2. 相機拿近一點
因為今天我們要比較的是同樣鏡頭(百微)、不同機身的情況,
故自然使用2. 拿近相機的方法。

左7D2 右6D (Both: ISO 800, F 4.0, 1/100s)

7D2 拍攝距離
6D 拍攝距離

一樣疊圖

但手動抓相同位置真的很難,直接重疊難免有點誤差。

為了增進比較,我們稍微調整一下,手動resize與疊合

雖然右邊的對焦尺仍可見誤差,沒有完美疊合,
但相去不遠,+/- 20mm仍在1mm內,<5%

參照對焦尺,
左圖7D2 在大約+/- 12mm處無法分辨0.5mm短黑線;
右圖6D 在大約 +/- 8mm處無法分辨0.5mm短黑線。

分辨短黑線這件事情或許有些主觀,
但單觀察”3”的模糊程度,也能明顯發現6D更為模糊。

全幅FF確實有著較短的景深(Depth of field, DOF)
且這個短的幅度(8 vs 12, 1.5倍)似乎與Sensor Size有關?

這一組拍攝範圍為+4~-4cm,
24mm(FF高):8cm高=1:3.3放大率;
14.8mm(APS-C):8cm高=1:5.放大率。

若是放得更大呢?

這一組拍攝範圍約為+2~-2cm,
24mm(FF):4cm高=1:1.6放大率;
14.8mm(APS-C):4cm高=1:2.7放大率。

左圖7D2 在大約+/- 9mm處無法分辨0.5mm短黑線;
右圖6D 在大約 +/- 6mm處無法分辨0.5mm短黑線。
和前者結論相同,也是大約差1.5倍。

先說結論

在拍攝同樣範圍的前提下,景深有差別。

但這樣的"差別來自何處?"

我們可以使用上一篇建立的模型

簡化一下這個模型:
PT>P人且HT>H人,假設PT=P人+x,帶進去整理一下

在使用FF拍攝時,要獲得"一樣的畫面",相機必須靠得比較近,
此時f 不變(像屏的裁切不影響鏡頭的聚焦能力),
x不變(樹與人之間的距離不變,一如前面例圖的1mm刻度不變)

當人越靠近鏡頭,P人趨近2f
(鏡頭通常成倒立放大實像,而微距鏡頭在2F處達最大放大率,呈1:1的等大實像,這個後面解釋放大率會提到微距鏡頭的特色)

就可以看出當我們把鏡頭移近時影像變化的趨勢
1. 前後景大小差異變小
2. 前後像距變大

2會使前後景的分離更加明顯,使得靠近拍的時候,越容易獲得"散景"。
但通常牙科攝影不希望這樣,我們希望有更深的景深

結論而言

APS-C的景深較深,必須建立在"拍攝同樣畫面"的前提下,因為FF要離得較近,像距差變大。

若在與目標物相同距離的情況下,FF和APS-C的景深無差異。

FF和APS-C的差異僅止於裁切的關係

1.2 APS-C的操作距離較適當?

談操作距離,必須先討論"放大率"。

放大率就是拍攝的物體在感光元件上所呈的像的大小。
1:1 為物與像一樣大。

通常拍照都是把景物拍進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縮小實像,
所以通常放大率<1(=縮小),例如1:1、1:2、1:3等等,

只有少數鏡頭,
例如: Canon最新的RF100mm f/2.8L Macro IS USM(放大率1.4:1)、老蛙24mm F14 2X Macro Probe(放大率2:1),可以達成>1的放大率(=放大)。

但多少放大率才能稱得上微距鏡(macro lens)? 這件事情似乎沒有定論xd
Canon RF 85mm f/2 Macro IS STM 與Canon RF 35mm f/1.8 MACRO IS STM雖然都掛上了Macro之名,但實際上放大率只到1:2(0.5x)

反觀,Canon小三元EF24–70mm f/4L IS USM的Macro功能,還能提供0.7倍的放大率呢,神奇吧!

所以選購時,除了只看到Macro微距之名,也要記得看放大率!

(此外,也不要把鏡頭的Macro拼成Micro,延伸閱讀:
Re: [討論] 忽然注意到,Micro? Macro? Marco?? — 看板 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ptt.cc) )

放大率這件事情,就影響到我們拍攝的範圍、與被攝物的距離

我們可以把Canon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紅圈百微 對焦尺上的對焦距離、放大率,畫成一張圖:

可以確認:離欲拍攝物越遠,放大率越小,是成反比的關係。

同時,我們可以把前面提到:「放大率=1時,物體和成像=1:1」
這個概念反過來看:「放大率=1時,使用全幅36mm x 24mm的感光元件,可以拍攝36mm x 24mm大的範圍」

物體(五元)的大小不變,
同一顆鏡頭的視角其實也不變、會聚光線的能力不變,
像距不變,改變的是物距。

那APS-C呢? 會有等校放大率嗎? 放大率會因為感光元件變小而變大嗎?

老話一句,APSC相對於FF僅只是裁切
所以最大放大率(1:1)時,雖然感光元件變小了,
但原始能拍到的物像範圍也變小了,一來一往之間,放大率沒有差別。

畢竟放大率看的是的比例,兩者一起裁切並不影響這件事情。

雖然當我們把影像拉到一樣大時,
APS-C拍出的硬幣看起來都比FF拍攝的更大一些,
但實際的原因是其拍攝的範圍不同,APS-C較窄一些,
此"APS-C的放大”實際上來自於把APS-C的影像放大到與FF一樣大時產生。

所以就放大率而言,不存在等校放大率。

若要在APS-C上獲得和FF一樣的畫面占比,物體要擺得比較遠。
在這個較遠的距離下,雖然看起來獲得的影像一樣,
但其實若以FF在此距離拍攝,
畫面拍到的範圍比原本位置的大,放大率是比原位子小的。

有人說APS-C對於牙科影像的優勢在於對焦距離。

牙科攝影希望在不裁切的情況下,獲得”完整”、"剛好滿版的畫面",
但是又如同前面所述,希望兼顧操作距離。
所以我們可以從欲拍攝的大小、回推操作距離。
以上下顎的Occlusal View為例:

在3:2的影像比例下,大多數是受限於前後徑,也就是Arch Depth。

這個深度當然眾說紛紜,
隨著不同研究、不同定義方式不同,也當然存在個體差異,
我們姑且訂為60mm,以方便後續討論。

在FF底下,只需要2.5的放大率,就能夠拍到這樣的畫面。
但APS-C因為片幅較小,
所以要拍攝到一樣60x90mm範圍時,放大率較小(1/4.1)=縮得較小。

回應之前算的對焦距離與放大率的反比關係

我們可以利用這條回歸線,回推需要的對焦距離。
(其實之所以R平方=.991而非1,應該是因為對焦尺的標示時有進位問題)

在FF下拍攝Occlusal View(60 x 90 mm),需要1:2.5,即1/2.5的放大率。
2.5帶回回歸公式,可得x=0.43m

在APS-C下拍攝Occlusal View(60 x 90 mm),需要1:4.1,即1/4.1的放大率。
4.1帶回回歸公式,可得x=0.58m,確實APS-C的操作距離較長

問題來了,43cm和58cm的操作距離(working distance),何者較實用?
長不一定有用啊(疑

前輩提出的觀點是:APS-C拍攝時,不需要彎腰

在考慮拍攝距離前,必須先澄清一個觀念:對焦距離的計算。
所謂的最近對焦距離,並不是從鏡頭開始算,而是從感光元件開始算。

通常機身上會有一個Φ的符號,表示感光元件所在的位置,
正確的對焦距離計算是從這裡開始的(綠色線)。

所以前述的對焦距離43與58公分,
若要從鏡頭開始算,必須要扣掉鏡頭長度與法蘭距(接環~感光元件)
以Canon系統 Canon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為例,
就必須扣掉鏡頭長度12.3cm與法蘭距4cm,
也就只剩下26.7或41.7的距離。

我們可以稍微畫一個比例圖,
以我本人174為例,經測量眼睛沒有長在頭頂,
而是在距離頭頂12公分的位置,畫一條眼睛的平面,

(圖裡的人是PPT的圖示圖庫)
假設他也174cm,按照比例繪圖,12公分也洽通過interpupillary line。

相機的機背厚度忽略不計(這個距離應該會被鏡子的反射折回的路徑抵掉),
假設完全不彎腰的情況下,
從眼睛高度起算,43、58cm對焦距離大約如圖,
43cm經過胸下緣、58cm通過肚臍,和我實地自我測量結論相同。

可以明顯察覺,對一個174cm的壯漢而言,43cm的對焦距離確實近了些,
且相對的,更近的對焦距離也會影響醫師與患者之間的操作空間,
要拿反射鏡的左手會顯得更逼仄。

實地測量

說歸說、算歸算,in vitro, in vivo之餘,clinical trial也是很重要呀~
我們來看看實際臨床的操作情景

拍口內照多少是件折騰的事情,
為了減少同學、同事、或者病患的不適,
我們有請假人模型進行模擬。

經測量我們使用的牙模,
2nd molar width約是55mm,而整體牙弓深度約50mm,
換算60mm高的畫面範圍可以和前面建立的模型對照,相去不遠。

蔽院採院Matise的診療椅,
患者躺下後上升到最高約可到我腰際,最低則是到膝蓋。

APSC拍攝

如同前面推導的結論,
APS-C的操作距離較長,約為58cm,對174cm成年人而言約在肚臍的高度,
確實拍攝咬合面不用彎腰,低頭就可以了。

在同一個操作位置,
椅子位置不動,人維持站直、只有低頭,更換相機機身拍攝。

比較APS-C(左)和FF(右)可以明確發現FF較廣,事後需要較多的裁切。

使用鏡子中前牙incisal edge為準,疊圖確認一下。
FF拍攝比理想換算(黑框)拍得更廣,有誤差。
但實際前牙位置也不同,可能來自疊圖?
只能說要換相機、維持同樣姿勢、同樣角度與距離真的頗難。

使用APSC拍攝頰側面觀,人站得還算挺,但手似乎舉太高了,需要改進。

在同一個操作位置,一樣椅子位置不動,人維持站直、只有低頭,更換相機機身拍攝。結論和前面一樣。

一樣對位驗證。
但這次不是使用鏡子裡的影像,而是模型的下前牙,看起來對位落差不大。

FF若想拍攝到近乎"滿版"的照片,要靠得多近呢? (左APS-C 右FF)

操作的樣子如左圖,
同前面的理論計算,使用FF需要43cm的對焦距離,
從鏡頭起算則是26.7cm,其實中間空間很小,挺仄逼的。
和APS-C的41.7/58cm相比,少掉的15cm就是要彎腰代償的部分。
(此時椅子已經升到最高了)

椅子的仰臥確實可以提供調整高度的方法,
但相對也會影響咬合面相對地面的角度,不會比較好操作。

拍攝頰側面觀的彎腰更為明顯。

紅色影子是APS-C的操作情況、綠色影子是FF的操作情況,
並使用白色箭頭標示出鏡頭前緣環閃參考,
你會選擇哪個操作姿勢呢?

在診療椅已經升到最高、且維持正確的仰臥姿勢時,
APS-C確實在臨床上、拍滿版照片時,有比較恰當、不用彎腰的操作距離。

總結第一個問題

若畫質不是第一個考慮,APS-C在臨床的操作性會比較好嗎?

答案是肯定 的。
以近乎滿版拍攝(拍攝相同畫面範圍)時,且診療椅沒辦法更高時,
APS-C的
1. 操作距離較長(且適切合理)、操作空間大,可以不用彎腰拍攝
2. 且景深較深
(但老話一句,要注意前提,若是相同距離拍攝、允許FF裁切時,兩者是沒有差別的;或是您的診療椅還能上升至少15cm到站著時的下胸際;或是您坐著拍攝? 這我沒試過…或是您很矮?)

2.牙科的場景條件,FF的畫質真的比APS-C好嗎?

在討論APS-C的操作方便性時,
其實我們有假設FF和APS-C在牙科環境下畫質沒有差異,才進行後續討論。倘若這個前提壓根不成立呢?

(這個也是萬年大戰的題目啦)

一樣先澄清關鍵:
覺得"畫質"比較好,是來自"畫素Pixel"還是"影像品質"?
(基本上就是個quality與quantity之爭)

如同前面提過的這張圖,FF的感光元件比APS-C大了263%(以Canon為例),
同樣的畫素,
在FF上的密度較低、單一像素開口度大,理論上感光表現比較好。
APS-C的密度較高、像素排列密,S/N訊噪比較差。

又回到老問題:是拍攝一樣的畫面、還是使用同樣的距離拍攝?
前面是以拍攝一樣的畫面時論。

但若使用相同拍攝距離時,
APS-C較密,應該可以呈現較密、較高解析的照片。

(注意示意圖中點的密度)

同樣,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換算,
FF的畫素/2.63=APS-C裁切時的畫素,
例如:Canon R5 FF模式下有4500萬畫素,
若使用APS-C模式,則為45MP/2.63=1710萬畫素。

我們也可以回推:7D2(APS-C)為2020萬畫素
20.2MP x 2.63=5313萬畫素,
若想要在FF上獲得與7D2一樣的畫素密度,
則必須要使用5300萬畫素的FF相機才能達到。

目前APS-C的像素密度其實做得都比FF高,
主流兩千萬畫素以上的APS-C相機要超過五千萬畫素的FF才能匹敵,
綜觀5000萬畫素以上的FF,也只有5DS/R、a7Riv等眾家旗艦才能達成。
(其實手機還做得更高咧~)

以下曝光均為ISO: 400, F22, Shutter speed: 1/125s, 閃燈手動出力(出力相同)
基本上曝光條件相同後,若亮度仍有差異,可能來自兩台機器ISO定義的不同。(像是Fuji就會虛報ISO,標示比實際高)

但比對一下DXOmark的數據,兩台ISO400時,實際ISO分別是325和311,差不大。

使用Lightroom輸出的過程中,
只有套用之前使用colorchecker建立的色彩描述檔。

對焦的位置都是使用最準確的中央單點,對焦在11、21之間。

在相同的操作距離下

左APS-C、右FF,亮度差異不明顯

一樣疊圖(參考11外型),對照理想大小的外框線(黃框),大小誤差不大。

使用1:1 Pixel Peap檢視時FF(上圖 較廣)和APS-C(下圖 較窄)的影像,
可以發現下圖APS-C拍攝的當然較為"精細"(相對畫素高,可以放較大)。

當我們side-by-side比較"放到一樣大時"

哪邊較為精細呢? 其實真的很難分辨吧!
而且這是使用同樣拍攝距離,也就是實際像素密度差異2.63x時的情況!
(右圖: APS-C、左圖: FF)

在拍攝相同畫面時

左圖為APS-C、右圖為FF,
如同前面說的曝光條件都固定,但影像上FF卻亮一些,
這可能來自於操作距離,FF的操作距離近,
所以同樣的閃燈出力,打在物體上會比較亮。

一樣1:1 Pixel Peap檢視,若覺得亮度影響畫質的判斷

我們手動把6D的影像調暗一些,
透過視覺與Histogram的輔助盡可能抓得差不多,6D需要-0.6EV。

左APS-C、右FF,
基本上我可以確定兩者都是準焦的,
APS-C確實比較鬆散,而FF影像較為結實。

我們再來看一組

一樣對FF的亮度進行調整後

左APS-C、右FF,FF的畫質真的好上一些

討論APS-C和FF的成像是非常困難的問題,必然存在爭議。

即便我們已經挑了畫素、年份都很接近的兩台相機,
但畢竟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得知,這個差異倒底是來自:
1. APS-C和FF 面積的差異
2. CMOS製程的差異
3. 操作距離帶來的閃光燈反射/漫射角差異
4. 鏡頭的解像力極限
(在DXOmark上 百微在6D的銳利度達17P-Mpix,但卻在7D2上只有11P-Mpix,其實就差蠻多的…也會是一個影響因素。畢竟百微也是2009發表、距今超過10年的鏡頭了,高密度的畫素challenge下的慘況可以想像。)

只能說繼續深究下去,肯定是個沒完沒了的題目。

以我自己獲得的實證作結,可以保守的說,
對百微而言,在6D(FF)上的畫質比7D2(APS-C)好不少。

但除了一方面是以滿版拍攝為前提,
二來我們是以”直接拍攝”進行比較、且比較中心對焦區域
在反射鏡刮痕、前後鏡面差複影等情況下,
FF和APS-C之間在臨床上是否仍存在此畫質落差,不得而知。

而越離開核心,先不論邊緣像差的畫質下降,如同前面1.1所提的,拍攝相同畫面時FF景深較淺的問題,也可能使得FF的畫面較不清晰、抵銷了畫質優勢。

結論

快速總結之前提出的問題

1. 若畫質不是第一個考慮,APS-C在臨床的操作性會比較好嗎?

2. 牙科的場景條件,FF的畫質真的比APS-C好嗎?

在拍攝相同畫面(滿版)時,APS-C得力於較小的片幅,臨床操作性佳,和診療椅的距離較為理想、操作空間大、且景深較深。

FF需要的距離較短、和診療椅的距離不佳、常需要操作者彎腰、操作空間窄寫,且拍攝距離較近時,景深較同畫面的APS-C來得淺。

但同時,以Canon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為例,在6D(FF)上的畫質明顯的比APS-C好。

(可以粗淺的說: FF畫質好,但是APS-C好操作。)
(目前我是看中操作性,FF的6D應該會賣掉)

給新手的選購建議

這部分就和前面脫離較多了。
純粹個人意見與經驗,大部分是基於二手市場意見,保值論點,預算先決。
(畢竟二手市場打滾這麼多年,出出入入四五台相機、應該也有近十顆鏡頭)

牙科攝影如果以最低標準:
記錄自己經手的病例而言,器材的標準沒有很嚴苛,

牙科攝影現場,不需要多高的ISO能耐、多快的連拍、多好的追焦性能,
如果不是做顯微、做極致美學為主,五百萬畫素的照片都夠放PPT報case,
在越低像素的門檻下,對於影像品質的要求也沒那麼刁。

所以器材的要求、準備的方向,會和一般攝影領域有落差。

在選購上的預算分配,
個人建議從最穩定的開始買、再買會有升級慾望的。
所以我會認為

(1) 先買鏡頭,最好可以一次到位

其實鏡頭相對機身是個非常保值的產品,
2009年出的百微到現在都還幾乎是業界標準,
(N家105 macro甚至是2006年發表的)

以C家百微為例,過去兩三年內,二手市場非常穩定在16~18K,
超過十年鏡頭還能有一半殘值的,不多見了。

二手市場的開價是相對的、是有邏輯的,
有興趣的可以觀察F家的產品線,
F家的機身就是觀察二手市場邏輯的最好指標。
以X-E系列為例,一代不可能比二代貴、二代不可能比三代貴、四代二手不可能比全新貴,所以自然會形成一個階(gradient),從底價循序而上,更新越頻繁、機型越多的,越容易探底去支撐更新一代的機身跌價。

但是鏡頭不會,鏡頭的更新非常慢,所以相對保值。

就臨床操作性而言,如同前面所證,以不彎腰為前提、站著拍攝的話,
FF 100mm(APSC 150mm)左右的鏡頭操作起來最舒適。
選購微距鏡頭時也必須注意是否能達到1:1微距。

(基本上,鏡頭就是建議直上)
現在這個時代,直接去買無反鏡頭也不失一個選擇。

(2)再買機身

機身更新的速度比鏡頭快,所以價格的崩跌更為明顯。

現在的相機是消費市場,廠商一直推新功能促進消費(升級的慾望),
要看清楚什麼是必要、什麼不必要。

牙科的環境ISO 800以內可以搞定,所以不用高ISO能耐;
要等閃燈回電的速度,所以不需要快速連拍
患者也不大會動,所以不用強大的追焦功能,動了也都在景深範圍內;
為了儲存空間著想,不用太高的畫素、太好的錄影。
不會出門,所以不用GPS定位,
WIFI功能看看就好,
診間電腦唾手可得,等連接wifi、傳照片的時間比直接插SD卡來得久。
雙插卡…Well…資料漏了就再請患者回來補拍就好(專科資料記得即時備份),相比商攝拍個一生一次的婚禮然後記憶卡炸掉的風險/賠償,真的還好。

你會發現:很多功能不是必要(畢竟我們是預算先決)

幾乎可以買最低階的入門相機、能夠拍照就好,
都足夠cover臨床紀錄病例的要求。
(看看很多診間的萬年D90、550D都還是穩穩地用)

而且入門相機有另一個優點是:塑料外殼。
塑料外殼的輕對臨床單手操作助益很大。

唯一一個我這陣子操作下來覺得可以投資的項目是:對焦能力

口腔很黑、就算有對好燈,
有時候拍口內照手忙腳亂、還會自己擋到燈,
而患者的最大張口度就那幾秒,分秒必爭。

有好的暗部對焦性能,對於臨床操作有顯著改善。

暗部對焦性能怎麼看呢?
基本上就是看對焦系統的亮度範圍(EV)
越低越好,至少要達到EV -2的等級

以7DII為例,可以支援到EV -3的條件。

有些原廠規格中文未敘明,則可以利用關鍵字搜尋,
使用:機型+ Focus+EV

例如80D的對焦能力也是有 -3 EV等級

而700D則只有-0.5 EV的能耐

注意不要看成曝光補償的範圍(exposure compensation)
通常會標示-3~+3或-2~+2,
且後綴有1/2EV或1/3EV的字眼,表示每個調節刻度的大小

如圖就是標示曝光補償的範圍(exposure compensation)

這個對焦能力都是針對中央點進行評估,
周圍的幾點未必有這麼好的對焦能力,
而進階一點可以看對焦涵蓋率對焦點數目
但追求上述兩點又是一筆投資。

操作上,我覺得至少單點夠用就好,
使用單次自動對焦(AF-S)模式、使用中央單點,
對準自己要的物體後再稍微移動,
在F22~32的景深條件下,其實都八九不離十的準。

6D就是在這樣的篩選條件下購入的。

稍微整理一下APS-C對焦能力,機型有
Canon達-3 EV: 7DII、90D(-5EV)、80D、77D、800D、850D(-4EV)
Nikon達-2 EV: D7100、D7200(-3EV) 、D7500(-3EV) 、D500(-4EV)

新一代機型表現都不錯,
C家入門三位數系列(800D、850D)也有給到-3EV的等級,
反觀N家定位明確,D7xxx系列才有-2EV以上,D5xxx和D3xxx系列都是在-1EV以上,能力較差。

(3)最後買燈

燈應該是牙科攝影裡最五花八門的,
基本的環閃、進階的雙閃、乃至各種柔光配件與支架琳瑯滿目。
以記錄病例為最低要求的話,
永諾YN14EX II、美科MK-14EXT環閃是最便宜的首選,用起來不卑不坑。

牙科的攝影環境很固定,所以ETTL不是必要,
要拿沒有TTL對應的機身都不成問題,可以順利觸發,
也可以一兩組參數打天下,太亮就減、太暗就加,臨機應變。

TTL(自動閃燈)就當作是送給C、N家用戶的小功能,適合極致懶人。
畢竟自動閃燈也不是萬能,有時候也會有一兩張飄走,
對初學者而言,
要摸清楚ETTL曝光的"習性",可能不比自己學著加減閃燈出力簡單。

有了環閃、拍一陣子,看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效果,再來升級燈具。

有了基本設備,未來的升級方向則是倒過來:
(3)燈 →(2)機身 →(1)鏡頭

一點打滾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但當然如果你預算滿滿,當我沒說QQ

算是把自己想要釐清的部分,
都盡可能地透過理論計算、與實地操作進行解釋了,
如果有想要討論、或是不足之處,也歡迎留言討論~

--

--

JustinLian_foto

from the southern part of Taiwan. Full time story writer (Kind of).